小麦浇水后受了冻害怎么办?
小麦浇水后受了冻害怎么办?
按理说,小麦浇水后会大幅度降低受寒冬或早春期间的冻害影响才对?!是不是理解错了呢?除非当地气温冷到一定程度上才可能会发生小麦冻害吧!毕竟现在播种冬小麦后,往往为预防寒冬里受冻害影响,农户一般会在播种后采取镇压小麦或在冬季来临前浇一遍冬水,这些主要常见的预防措施可以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冬小麦越冬期间受冻害影响!下面就简单聊一下:
小麦浇水后按理应该会提高抗冻性,可以起到预防和冻害补救作用!目前来说,给小麦浇水是最常见的预防冻害措施,因为浇灌麦田后会使得土壤中的水量增加,并使得热容量和导热性也会提高,也会降低昼夜田间的温差变化幅度,使得进地表温度会相对比较暖和一些,因而就会大大降低小麦受冻害影响,根据相关数据统计,一般在小麦冻害前浇水后,小麦受冻害影响往往只有10%~13%,死苗率可能仅有7%左右!而如果没有浇水的话,小麦受冻害影响最高可能会达到60%~80%左右,死苗率可能达到26%以上!
因此,给小麦适时浇水也是预防和冻害补救的一种有效措施,尤其是对于冬季里严重冻害影响以及早春和春季晚霜期的冻害影响,都会明显提高小麦抗冻性!所以说,我们选择在越冬期、小麦拔节期和霜冻前进行浇水防御,也可以在小麦冻害后及时大水漫灌进行补救,尤其是在春季晚霜发生冻害时,一般浇水越足,往往就会越利于小麦恢复生长,并最大限度降低小麦受冻害影响而出现的产量和品质下滑!
小麦冻害后也可以追施氮肥作为辅助补救措施!除了上面提到的浇水补救措施外,如果冻害影响特别严重时,也可以追施少量的速效氮素化肥。根据相关数据,如果是在春季晚霜发生冻害影响时,一般浇一遍透水后,再追施氮肥后就可以有效增加小麦新生分蘖成穗率,虽然冻害后的小麦成熟期有所推迟,也会降低千粒重,但却可以增加每亩的成穗率,自然就会把小麦产量损失降到最低!以上仅为个人见解,对此大家又是如何看待的!欢迎留言互动!
谢谢:
小麦浇冻水压苗,一般根据麦苗的情况而定。对于长势旺盛的麦苗可以浇冻水,控制苗子疯长。对于生长弱,稀,干旱的麦田,可以提前在上冻前一个月左右浇水,干后及时松土保湿。浇晚了会冻激,把麦根拔出来,甚至冻死。早春一般不能浇水,“怕倒春寒”,地温上不来,影响小麦“返青”。
小麦浇水后,如果受到冻害。最好的办法是看苗情处理,弱苗可以每亩施20到40公斤尿素,15至25公斤复合肥。天晴时撒到地皮用耙子耙入土壤中,促进小苗快速生长,壮苗。
中等苗用同样方法,只有根据地力,苗情相对减小施肥量。
壮苗可以不施肥。只用耙子耙一遍地就行了,让它自然生长点就可以了。
感谢邀请!
小麦浇水后受到冻害,如果不太严重,仅仅茎叶发黄没有伤到根系,应该不会有大的影响。尤其是年前苗小时的。及时排净田间积水。划锄增温,适量施肥和叶面喷施调节剂和腐殖酸液肥很快就会缓过来。毕竟,小麦的生殖能力是特别强大的。除非是低温时间过长,积水过多,温差巨大才会面临重播。不过这种情况很少。
如果是年后,拔节孕穗期遭遇冻害就要格外重视了。因为这是致命的!既面临着绝收,又面临着不能重播的两难境地。所以此期田间浇水,一定提前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假如真的不幸遭受冻害。在管理上除了施肥,还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因为此期冻害后温度回升很快。麦苗抵抗力下降。要做好全面防护,尽力挽救。也可以个别剥开幼穗观察一下实际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尽力而为就好。
总之,小麦的冻害重在防而不是治。重在管而不是干。希望在麦田管理上多下功夫,避免出力不讨好的事情发生!
我是今夕月映。关注三农话题,与您同行!
南北不同的地区用不同的麦种,其抗寒性有些差别,但是差别不是很大,冬小麦是过冬植物,特别能抗寒,它也不是很怕水,保持一定的墒情就好,俗话说,瑞雪兆丰年,但是,冬天它最怕干旱外加严寒,两项合一最要命,‘又冷又旱,白干一片’,如果浇水后又遇严寒,我认为暂时不用管它,其实也没有什么办法,观察化冻以后的状态就可以了。另外,我认为播种时间一定不要太早,早了起棵早,不耐寒,很晚也不行,怕扎不下根。
小麦冻黄春天可以返青吗?
由于去年麦苗生长期温度偏高。麦苗生长过旺,到后期温度突然降低,所以麦苗设有得到抓冻的锻炼,部分麦田发生冻害,如果根部设有冻伤,返青悬设问题的,迎果根部冻伤,就不会返青了。
小麦严重冻害了,什么时间浇水好?
小麦严重冻害指的是,返青前的营养叶片变成干枯黄化,造成冬前储备植物营养损失严重。但是,由于小麦属于耐低温性禾本植物,零度以下低温越长,越能缩短小麦春化有效时间。所以,虽然小麦冻害严重,但小麦生长点,茎,根都很正常,只需在返青期及起身期追施氮肥即可,若叶尖受害,每亩15斤尿素即可,若叶片受害严重,可增至30斤左右。在拔节期温度适宜期,对冻害小麦进行小麦调节剂喷雾,主要以促长为主,可多剂使用,加快生长速度。至于什么时间浇水?还要参看土壤墒情来定,若墒情干旱严重,施肥后即可浇水。若墒情适宜,大可不必浇水。浇水后氮肥会在水溶下会随水下渗。一般情况下,小麦春季不易浇水,适宜温度生长期,湿度大,连阴天多,是小麦病发期,注意避让即可。。。。。
冻害对于小麦一般年前出现或者年后倒春寒出现,那么冬前只要能安全越冬就可以了!出现冻害以后一般在返青时候进行肥水管理!另外我们要结合倒春寒的特征进行补救!
对于“倒春寒”的理解,简单的来说就是春天的气温就像小孩的脸一样,说变就变、虽然气温回升比较快,由于冷空气的活动频繁导致早晚温差比较大。如果冷空气较强,可使气温猛降至10℃以下,甚至会出现雨雪天气。那么具体的说“倒春寒”就是立春过后冬天、春天向夏天转变时期,春季气温回升后遇较强冷空气入侵而出现的持续低温阴雨天气。一般来说,当时平均气温比常年低2-3度,就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倒春寒。如果冷空气南下的越快越强,出现倒春寒的可能性就越大。
2、倒春寒在什么时候发生?
一般安徽省出现“倒春寒”的几率比较大。通常中国的南方地区温度回升比较快,进入春天早更容易出现,一般“倒春寒”在2-3月份,而我国的北方一般气温回升比较慢,进入春天稍微慢些,一般在“倒春寒”在3-4月份。所以安徽省处于中部交汇地带,出现几率比较大,那么从最近15天天气预报来看进入3月份将出现连续阴雨降温,我们要提前防范“倒春寒”对小麦的生长影响!
3、倒春寒对早春小麦的影响?
由于春季温度回升过快,小麦进入快速分蘖返青、起身拔节时期,尤其安徽省沿淮以南稻茬麦地区。由于小麦在2~4℃时,开始分蘖生长,最适温度为13~18℃,这个时候遇到倒春寒抑制小麦的分蘖及生长分化。从近些年田间查看;分蘖期小麦受到“倒春寒”影响后会出现像开水烫过以后的植株干枯白花,起身期小麦遇到“倒春寒”会导致新叶及主茎冻扭曲干枯!最终可能导致小麦减产20-30%!严重情况可能导致减产50%以上!
“三九雪水化成河,来年麦子收成薄”。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说,在三九寒天如果天气暖和成冰水都融化成河的天气,那么来年的小麦收成一定不会好。一句农谚道出了暖冬对小麦收成的危害。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导致了小麦在冬前生长过快,抗寒性减弱,一旦到了年后出现冷空气就容易发生冻害。
小麦遭受冻害的情况,每年都会有发生,小麦受冻害后的特征是植株最上边的叶尖端发白,没有心叶,把小麦叶鞘一层层剥开看,它的嫩芽折叠卷卷,柔软,就像让水烫了一般。受冻后的麦叶会因为失水变得萎蔫枯黄,壮苗一般受冻害都轻,冻坏的只是麦叶尖,而那些弱苗和因生长旺盛的麦苗,受冻后因营养流失过快,抵抗力差,麦心无力在伸展,就会在麦叶黄化后整棵死亡。所以在小麦遭受冻害之后,一定要及时浇水加施肥来做补救,补救措施得当,对产量影响不大,如果放任不管不问,那么减产就在所难免了。
那么小麦遭受冻害后,什么时候浇水合适呢?
2018的倒春寒着实的让小麦遭受冻害,但是在农嫂的村庄,对18年倒春寒给小麦带来的伤害,农嫂村那些有经验的种地老人,带领大家一起在第一时间做了补救,补救的第一措施就是:为了缓解小麦冻害情况,等到小麦返青拔节的时候,及时的让小麦喝上救命水,并在浇水时配合追肥,追肥采取勾使,把尿素加磷酸二胺用篓化肥的小蒌篓到地里,让小麦更快更多的吸收到生长所需的营养,保证小麦生长。也可以在给小麦地浇水后,用磷酸二氢钾为小麦进行喷雾叶面施肥,让小麦的叶面尽可能的多吸收营养,促进小麦分藻。
第二,对发生冻害的小麦地块,一定要把这块地块来个彻底的锄地大松土。锄地目的是为了尽快提高低温,促进小麦的快速返青,提高麦苗分藻的抽穗率。
其实那些有经验会种地的老人,平时不管是不是发生冻害,都会在开春后,及时的把麦地锄一遍,农嫂记得小时候每年出了正月,父亲都会带着我们把自家分的口粮地小麦田给锄上一遍,父亲说,这样做除了既能尽快提高低温,促进小麦的快速返青外,还能及时的清除麦地里的杂草和麦蒿,父亲说勤苦一点就不用给麦地打除草剂,我们吃的东西才健康,现在想想,老人的话确实是有道理的!
小麦叶片干了还会长吗?
小麦冬天叶干了,春天还能活。这一段时间小麦处于休眠时期,基本上停止生长,但是它的根系活着。到了明年春秋气温回升,小麦就开始返青生长。浇麦黄水对延缓小麦衰老丶提高粒重丶增加产量是大有益处的。不过,不可大水漫灌,最好采用阴灌的方法
小麦冬天叶干了,春天还能活。
(1)这一段时间小麦处于休眠时期,基本上停止生长,但是它的根系活着。到了明年春秋气温回升,小麦就开始返青生长)及时追施肥,促进小分蘖迅速生长。对于主茎和大分蘖已冻死的麦田,到小麦返青拔节期结合浇水施拔节肥,施尿素10-15公斤/亩,可促进麦苗再分蘖,提高成穗率,降低产量损失。
(2)喷施调节剂:对于仅叶片冻枯,无死蘖现象的地块,返青后应及早喷药,可结合防治土传病害,用99%喷施磷酸二氢钾100克+0.01%24-表芸苔素内酯可溶液剂10~15毫升,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可促进麦苗返青,提高分蘖成穗率,尽量降低因冻害早衰的产量损失。
3、在春季追肥的基础上,照麦苗的需要,在拔节期或挑旗期适量叶面追肥,促进穗大粒多,提高粒重,争取把冻害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提高小麦当年产量。。
夜冻昼消、冬灌正好。温度要降到零度以下,小麦该浇冻水了吗?
大家好!我是甘肃大叔老宋,我很高兴回答题主这个问题。
夜冻昼消、冬灌正好。温度要降到零度以下,小麦该浇冬水了吗?
我的回答是,傍晚气温降到零度以下,使土壤封冻,到白天气温回升又解冻融化,正是冬小麦浇冬水的最佳时间。
小麦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全国各地都种植,而且种植面积广泛,其中主要以种植冬小麦为主,要使冬小麦来年高产丰收,适时浇好冬水非常关键,冬水可以提高冬小麦来年返青时的有效分蕖率,促使小麦根系发达,减少病虫害的危害,压实土壤减少冷风入侵冻害,对冬小麦安全越冬也非常有利。那么怎样才能浇好冬水呢?老农告诉你方法。
(一)早播迟浇,
对早播冬小麦而且长势好的麦田,要迟浇冬水,以控冬前旺长,减少冬小麦的冬前无效分蕖,防止群集过大,出现冬前拨节的现象,但也不能太廷迟拖后,最佳浇冬水的时间是,入冬后到小雪节气前后,夜间温度降到零度,夜冻昼消时为最好,因为这时土壤半冻半消,既保墒,水又能进入土壤,让土壤可以吃足水分,达到浇足冬水的目的,如果到土壤全封冻时,因水无法进入土壤,所以此时浇冬水已为时过晚了,这点功记!
(二)迟播早浇
因种种原因迟播种的冬小麦,尤其是秋茬田迟播的冬小麦更应提前浇冬水,这样可以促使迟播弱小麦苗加快生长速度转旺苗,压实土壤,防止吊根死苗的现象,有助于迟播小麦苗的安全过冬,具体时间应在,小麦播种后出土七天左右,及时浇足越冬水,在立冬前一定提前浇完冬水,这样才能确保迟播冬小麦全安过冬不受冻害。
总之,在冬小麦种植的田间管理中,适时浇好越冬水非常关健,要我们麦农加以重视为好,再结合后期科学合理的综合管理措施,才能保证来年小麦高产丰收。
以上愚见纯属本人一线务农经验,仅供参考,有不正确之处,希望指正,谢谢浏览!欢迎关注,下期再见。
晚上冻,白天消,是浇冻水的好时间。晚上冻个小裂缝,白天消冻就把裂缝护住了。这时候农民都开始浇冻水了。这几年人们浇的早了,嫌浇的迟了受罪,所以不等到这个时候人们就浇完了。
我们这边这几天下雨,温度下降了不少,虽然还达不到“夜冻昼消”,但也开始浇冻水了。
我们这浇地是按顺序轮流浇的,地多只有一个机井,所以在差不多该浇地时就开泵浇地了,要不然轮到最后浇地的就太晚了就上了大冻了。虽然种地讲究时节,但也得适当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
鲁西南大地连续下了三天的降雨,有天公作美再加上我们当地部门也采取了人工降雨作业,所以这次的降雨量,纵观前十年的冬季,都没有这几天的雨下的畅快酣畅淋漓,按照这次的降水量,结合田间的湿度,土壤来看,最起码能够撑到腊月时分了,腊月份如果在下上一场大雪,那今年的小麦就真的称得上,风调雨顺瑞雪兆丰年了。
客观来说如果没有这一次降雨,那么现在确实是冬小麦一个浇水的好时期,毕竟从种植小麦以后,北方大部分地区都处于干旱少雨的天气,并且气温相对都比较高,土壤田间的湿度非常少,土壤墒情非常差,在这场降雨之前,我们小组里面就已经商议好了,如果这次降雨量不大,那么雨后马上就开始浇水,毕竟在农村种植上面,赶早不赶晚。
夜冻昼消、冬灌正好
这是北方农村种地浇水的一句俗语,大体意思是说,当冬季进入夜晚之后气温下降至零度以下,水开始结一次薄薄的冰,等白天之后太阳升起,那么这个冰层就会消失,当气温处于这个节点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认为这是冬灌,浇灌越冬水一个非常适宜的时期。
仔细解释一下就是说,浇灌越冬水一定要把握好时期,太早太晚都不利于小麦的生长,我们在浇灌越冬水之前,主要是从土壤墒情和夜冻昼消这两个方面来考虑,当然了如果说土壤墒情良好,那么就无需在从夜冻昼消这个条件去掌控了,反之就要按照夜冻昼消这个标准做进行参考浇水,对于这两个点,农民朋友们一定要牢牢记住,学会灵活运用,不要死板硬套,土壤墒情土壤湿度,以及半个月的天气变化是最重要的参考指标。
如果越冬水浇灌过早,不符合夜冻昼消这个条件,那么浇水过早的话,白气温还比较高,就会造成浇水过后,水分被大量蒸发吸收风干,就不利于土壤层吸收水分,所以也就不能起到,等小麦进入冬季后,保持田间温度,增加土壤墒情的作用,浇水过早会引起小麦冬季旺长,失去了越冬水的用处。
而如果是浇灌越冬水过晚,气温白天黑夜都到了零度以下,那么就会出现浇水过后,水分不容易渗透到地面以下,造成小麦土壤地表面出现大量的冰层,所以就会导致小麦出现冻害,不能安全过冬。
小麦上冻后浇水好吗?
在种植小麦中,有些给小麦浇冻水,有些不浇,其实都是可以的,那么小麦浇冻水有什么好处呢?
1. 防冻,冬季天气气温寒冷,小麦幼苗不能抵御严寒的时候,可以通过浇水提高地温,减少小麦冻害的发生。
2. 解旱,小麦浇冻水可以给土壤提高较好的湿度,给小麦生长提供水分,保证小麦越冬期有适宜的水分供应。
3. 壮苗,在浇冻水后,到了明年小麦返青时,田间的墒情保持较好,利于返青,根系扎得牢,促进中后期壮苗,同时促进微生物活动、加速肥料养分的分解转化,为小麦年后生长发育提供更多的养分。
4. 提高土壤导热性,浇冻水可以缩小温度变幅,缩小温差,防止因温度剧烈升降造成冻害死苗。
好,第一点是可以让小麦苗在漫长的冬季获得足够多的水分同时对防止春天干旱,小麦苗供水不足有着极大作用。
第二点是浇冻水,可以让田地里的土壤有着足够好的导热性,可以让田地之间土壤温度的变化范围缩小这这个作用非常重要,因为大家都知道,如果土壤的温度变化太过剧烈的话,很有可能把小麦苗给冻死。
第三点作用就是可以让土壤越来越沉实,如果土壤不够沉实的话,就会在冻化以后再拖两天,留下非常多的裂缝,还会有很多的风化颗粒甚至会滋生害虫,而浇过冻水以后的土壤,就不会出现这些问题。
第四点作用在于减少土壤的碱份,大家都知道,如果土壤当中含碱量太高的话,对麦苗
苏北小麦在雪后要施肥,可是冻没解,可以施肥吗?
首先非常感谢邀请,这个问题,前面这几位老师也给出了意见,我的意见跟他们是一致的,不建议现在就追施尿素。主要是因为现在小麦正处于越冬期,日均温度比较低,麦苗比较弱,对养分的吸收也比较差,这个时候追施尿素,不利于小麦的吸收,也就白白浪费了养分。现在也不建议你灌水施肥,原因同上面是一致的。
建议您等春节之后再开始停电管理苏北地区一般在2月下旬,小麦即可返青,日均温度稳定通过3摄氏度左右的时候,是小麦返青期的一个主要标志,那个时候可以根据小麦的苗情和墒情,再决定施肥和浇水的量。如果你的麦苗长势比较好,墒情比较足的话,还可以将返青期的肥和水推迟到拔节前后。如果苗情比较差的土壤墒情比较差的话,建议呢,每亩地浇水20到30方,尿素10到15斤就行,不用太多。建议拔节期多浇水,多施肥,以同时满足小麦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对水肥的需求,获得较多的穗粒数和较高的千粒重。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欢迎多提宝贵意见。
近几天,很多冬小麦种植区域,都经历了一场大雪,有人说,农历春节即将到来,这场大雪下了之后更有年味,而对于种植户来说,心里所担心的是一场大雪会不会导致小麦冻害发生。
关于雪后小麦管理,有人问过这样一个问题,刚下过雪或者还没化冻的麦田,能去追肥吗?
这种情况,不知道大家是否见过,我们这是有这种情况出现的,比如今天刚下过雪,明天就去地里追肥了,一般以追施尿素为主,目的是趁着下雪的时候,地里墒情比较好,想着效果能好一些。
但实际上,小帮手建议大家,在刚下过雪或者还没化冻的麦田,农户们不要去追肥,等到化雪后或者化冻后,再去追肥,原因有3点:
1、小麦追肥一般以尿素为主,而且撒施的情况居多,如果在有雪的农田中,撒施了尿素,很大一部分的尿素会撒在雪上,尿素易溶于水,当雪开始融化后,尿素会随着雪水融化,如果短时间内融化过多,浓度会加大,有可能导致肥害出现,也就是我们说的“烧苗”。举个例子,类似于追施尿素以后,不要立即浇水,是一样的道理。
2、当尿素撒施过后,会覆盖在雪的表面,没有直接接触到土壤,遇到温度不是很高的天气,雪化的慢,尿素在雪上的时间延长,挥发时间相对过长,氨的利用率会有所下降,针对这种情况,一些种植户也清楚,所以,在追肥过程中,会加大追肥量,比如,一亩地追肥15公斤左右,结果,追肥了20公斤,以此来减少挥发带来的影响,但是,成本会增加。
3、从农户施肥的角度来说,农田中有很多积雪的时候,不利于进行农事活动,还是等雪融化以后,田间不太湿,能进去人之后再去追肥为宜。
说到这,再给大家提个醒,小麦年后追肥一般在返青期进行,如果自家的小麦,长势旺盛,可以延缓追肥,到拔节期后进行,以免出现旺长,如果田间小麦长势弱,有苗弱苗黄的情况下,可以抽个天气晴朗的天气追肥了。
关于刚下过雪或者还没化冻的麦田是否可以追肥的问题,小帮手就说这么多,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针对此,如果你有其他问题或者更好的经验观点,欢迎在下面评论中留言,大家一起讨论学习。
现在不可以,也不用灌水施肥。现在温度低,小麦基本上不吸收多少养分,尿素现在的温度十天左右肥效就散发掉,小麦又不吸收,白白浪费了肥料。等到三月份小麦拨节前施肥正好。这时小麦对氮的需求量大。如果不下雨可灌水追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