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谈小米市值万亿,专业的一站式物流信息网_123随叫随到

雷军谈小米市值万亿,专业的一站式物流信息网_123随叫随到

admin 2025-02-14 技术降本 9 次浏览 0个评论

雷军谈小米市值万亿,专业的一站式物流信息网_123随叫随到

小米即将上市,小米的市值需要达到多少才能让雷军成为首富呢?

据机构预测小米的市值高达1000亿美元,但是否值这个价值?还是雷军把手机营销策略运用到股市上,这个无法考量。

可按照目前马化腾和马云等个人财富在450亿美元左右的数据看,而雷军对小米绝对控股(占75%),只要小米的市值达到600亿美元,那么雷军就可能轻松坐上中国首富的宝座。

雷军谈小米市值万亿,专业的一站式物流信息网_123随叫随到


从最近二年的销售业绩来看,小米的增长率非常惊人。小米的总收入由2015年的人民币668亿元增至2016年的人民币684亿元,再增至2017年的人民币1146亿元。2015年到2016年这一年里几乎没有增长,但2017年突然发力,增长率高达70%。这不仅是市场激发,更重要的是小米从手机到智能家居的提升,并寻找了一条符合小米快速成长的道路。

对比苹果和三星这类同质化国际企业,国际通用的市值估价方法采用市盈率对比法。近年三星的市盈率在13.21,苹果的收益率17.30,也就是三星帝国市值在2800亿美元左右。

市盈率作为衡量标准,那么利润就显得格外的重要。在这个点击率和现金流逐渐被股民抛弃,而更看重真金白银的回报时代。京东也不得不把重心回归到利润上来,并且腾讯正在游戏板块、阿里从电子商务板块不断挤榨每一个铜板。在未来的上市道路上,相信小米也无法例外!

我们暂且不去考虑,小米集团有净负债人民币1272亿元及累积亏损人民币1290亿元的真实债务。 从小米招股书数据看,小米2017年收入1146亿元,经营利润122.16亿元; 2016年收入684亿元,经营利润为37.85亿元;2015年收入668亿元,经营利润为13.73亿元。

那么我们就以营业利润最高的2017年进行估值,并且按照苹果公司市盈率水平进行评估。则小米估价为:122亿*17/6.4=324亿美元。

因此,我们用最好业绩年份和最高的利润年份,加上手机最强的苹果市盈率进行评估,出具的信息还不到机构估值的1/3。

但我还是相信小米1000亿美元估值在雷军带领下的中国股市上完全可以实现的,首富之路也不难,每个公民支持50美元就可以把雷军推向首富。

厉害吧,中国股市!

如何看待雷军说小米估值应为腾讯乘苹果呢?

谢谢邀请。

捧的越高,摔得越狠。小米之前估值800亿美金捧的太高,现在估值500亿美金摔的太狠。

一直市场有种说法,小米上市后,BAT就变成ATM。因此,小米早把自己归为阿里巴巴、腾讯的互联网第一梯队,估值自然也向它们看齐。

不过,与阿里,腾讯完全的互联网基因不同,小米,不仅拥有强大的互联网营销能力,更是站在“中国质造”的肩膀上。 小米九成的收入来自于销售硬件产品(手机和电视机)。它的逻辑是以“手机—硬件—大消费”为核心,以此向外扩充,构成小米生态链。从这方面看,小米有些像苹果。这也造成小米估值的复杂性。

当然,如果放在香港股市长红的去年,这些都不是问题。可是,面对全球股市萧瑟,小米此番上市命运多舛,估值遭到质疑。

雷军谈小米市值万亿,专业的一站式物流信息网_123随叫随到



从小米收入结构看,小米还是家硬件销售企业。一方面,销售不容乐观。小米70%左右的营收都来自于智能手机的销售,而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持续下降。根据工信部信息通信研究院最新数据,4月,国内市场出货量3425.1万部,同比下降16.7%。前4个月,累计出货量1.22亿部,同比下降23.7%。另一方面,无论是阿里,腾讯,还是苹果,都将收入的重心放在服务上。小米生态建设虽然步入佳境,但还需找到有效路径,将硬件收入逐步转化为服务收入,使自己更像一家互联网公司。

看来,小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必赌一时之气。在国际资本市场上,估值过高也是一种负担。

…………………………………………………………………

坚持原创,欢迎关注,我们换个姿态聊财经

小米凭啥值550亿美金?

截止今年3月份累计亏损1352亿;

毛利率仅为13%,净利率必定小于零,买的越多亏的越多,公司价值体现在哪里?

研发投入仅3%左右,怎么可能是科技公司吗?

前期六轮风险投资和公司高管的期权都等着套现,雷布斯自己也仅仅承诺“三年内不主动放弃公司控制权”,这是还没上市就想着要跑路?

没有核心技术,也没几个非核心技术,看不到发展潜力;

雷布斯成天吹牛,自己把自己都吹迷糊了吧😄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俗话说得好,“狗急跳墙”,看来最近忙着上市的雷军被估值气得够呛。原本在年前放出豪言小米估值要到2000亿美元,到现在估值越来越低,直逼550亿美元。

这不,雷军又出来说胡话了,居然说小米的市值应该是腾讯乘以苹果。

我们先不论腾讯,先对比一下苹果和小米。众所周知苹果是目前世界上最伟大的公司,市值直逼万亿,而这个成果背后依靠的是苹果一次又一次的创新。正如乔布斯所说的,苹果真正的做到了改变这个世界。

当然,没有数据的说话都是耍流氓:2017年小米的经营利润为122.15亿元,苹果为3097.6亿元。单是数字上的差距就足够雷军汗颜的,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有勇气把自己和苹果相提并论。

即使从技术上说小米也豪不占优势,众所周知苹果一直在引领智能手机行业的走向。而小米最为人所知的诟病就是“没技术”,对于一家科技公司来说这是致命的。

那我们再来看小米和腾讯,腾讯2017年业绩为715.1亿元,比小米不知道要高出几倍。

总而言之,雷军这次真的把话说大了!

目前小米539亿美元至698亿美元,远低于国际投行700亿美元至1100亿美元的估值。看来雷军是真急了,不知道雷军去哪来的勇气有能力做到腾讯乘苹果的估值,are you ok?

雷军谈小米市值万亿,专业的一站式物流信息网_123随叫随到

不谈业绩的估值都是甩流氓。按小米目前的估值,2017年小米的经营利润为122.15亿元,市盈率为28.24-36.57。而腾讯市盈率为38.6倍,苹果的市盈率为17.19.;腾讯2017年业绩为715.1亿元,苹果为3097.6亿元。按雷军设定的5%的综合净利率,低调点换算,业绩要达到腾讯与苹果的总和,营收起码要76254亿,世界500强前10的营收都达不到这个数,只能卖货到宇宙了。

雷军谈小米市值万亿,专业的一站式物流信息网_123随叫随到


小米一直未能开拓海外市场,因其在专利的匮乏。即使现在海外布局有点成效,但是交了厂商的专利费后,就是赔本赚吆喝。即便是在国内拥有最强专利实力的华为,在海外市场也得通过高通,苹果等厂商得交叉协议来规避风险。

雷军谈小米市值万亿,专业的一站式物流信息网_123随叫随到

小米的研发开支只有31.51亿元,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与科技巨头相比,这么低的研发费用,能研究出什么高科技就是见了鬼了。小米即使可以成功布局海外,也会像中兴一样受制于人,没有核心技术,猪都飞不起来。

雷军谈小米市值万亿,专业的一站式物流信息网_123随叫随到

这次雷军语出惊人,已经达到了广告营销的效果。比起当年的贾布斯,这次雷布斯的言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还是学华为低调点,少说话,多做事。

雷军谈小米市值万亿,专业的一站式物流信息网_123随叫随到

最近小米又是眼球中心了。

  • 关于小米的估值问题,我了解得不是很多。但昨天确确实实被雷军雷到了。主要是他说小米估值应为腾讯乘苹果。好家伙,我没有看错,不是加,而是乘。

  • 好在不是总市值相乘,总市场相乘的话,小米就不再是小米了。而是宇宙超级无敌米啊。试想腾讯乘苹果的市值是什么概念?恐慌连大A股都容纳不下了吧。所以雷军这里所说的是估值相乘,可以理解为小米想要的估值是比较高的。

雷军谈小米市值万亿,专业的一站式物流信息网_123随叫随到

  • 但是,最近小米的估值却没有想得那么好,原来是2000亿美元的,现在只有550亿美元的估值。相当于缩水很多啊。也怪现在行情不好,可能那些投行也给不了太多的估值。另外,给高了估值,也不一定股票就会大涨。试想想当时工业富联的估值吧。工业富联为什么不叫富士康,如果按照富士康代工厂来估值,现在的股价就贵了。如果按照工业互联网的估值,现在的股价就太便宜了。因此,估值这东西不是我们小散所能理解的。是那些大机构博弈的结果。小散只能听听就是了。

  • 同样,小米的估值也是遇到了工业富联的估值一样的难题,到底是按互联网来估值呢?还是按手机来估值?按互联网来估值就要参考腾讯?按手机来估值就要参考苹果?而雷军更是放话说是小米是腾讯乘苹果的估值。那市盈率得上百倍啊。估值就值几千亿美元啊。比阿里,比腾讯还要高啊?

个人认为,小米的估值应该不会这么高。毕竟腾讯现在大部分人的生活已经离不开它了。阿里也是影响了很多人。而小米虽说很成功。与不至于到非要用不可的地步。

最近问答点赞好少啊,虽然行情不好,但还是希望多多帮忙点赞哦,谢谢!看完点赞,腰缠万贯,感谢关注!

雷军宣布小米硬件利润将永世不超过5%,你怎么看?

不请自来,我是数码柴犬,欢迎大家关注我。

雷军宣布小米硬件利润将永世不超过5%,小编个人认为这只是一种宣传,并不用太过于在意,下面小编就展开来给大家说说。

表意含糊

在发布会上并没有对此进行了十分详尽的说明,这5%到底是单个手机中单个硬件销售利润不超过5%,还是说小米手机售价的利润,还是说加上小米别的产品总利润不超过百分之五,还是说是净利润还是毛利润。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我们可以理解出许多不同的含义,但是作为一个普通的消费者我们永远没有办法去考证,官方也没必要向我们解答。

雷军谈小米市值万亿,专业的一站式物流信息网_123随叫随到

硬件成本

回到手机的硬件成本,官方是不会向我们公布的数据。小米永远不会傻到公布哪一个哪一个手机元件具体多少钱,这样不仅在手机售价上会更加为难自己,同时也对供货商造成困扰,所以给出的不超过5%利润,我们也无法具体计算出来,一切的解释权还是归小米公司所有,说白了这就是一种耍猴手段。

雷军谈小米市值万亿,专业的一站式物流信息网_123随叫随到

宣传方式

小编个人认为这只是小米对于自己的性价比的一种宣传罢了,反正我们也无从考量。同时对外也是最好的方式告诉大家,我们小米做的就是性价比手机,对自己公司内部也是很好地设定了目标。

雷军谈小米市值万亿,专业的一站式物流信息网_123随叫随到

真相

在2016年里,华为、OPPO和vivo占全球智能手机行业利润的1.6%、1.5%和1.3%,被视为利润微薄;以该数据报告中的华为9.29亿美元营业利润计算,其营业利润率(华为发布的2016年财报数据显示,该公司2016年消费者业务营收为1798亿元)约为3.2%。从这些数据看来我们可以知道其实在中国大多数的手机厂商其实都是利润很低的,小米说的5%其实也不算少了。


好吧,综上所述,这又是一次营销罢了,大家看看就可以散了。

我是数码柴犬,觉得小编的回答还不错的,可以点赞关注一下,你们的每一个关注都是小编前行的动力,觉得不好的也可以评论说出你的意见,与小编一起讨论,小编一定认真回复。

雷军谈小米市值万亿,专业的一站式物流信息网_123随叫随到

可能不会。毕竟小米从一开始做手机就是打的性价比的牌,小米现在说利润不超过5%是没问题的。别的厂商如果要模仿小米这意味着可能要降低利润,那么之前设立的高品牌价值,品牌观念可能就会打折扣。

如果效仿是不是可以从其他地方获取利润,硬件产品能不能怼的过小米,人们以后对自己品牌是不是和以前一样认可。

雷军谈小米市值万亿,专业的一站式物流信息网_123随叫随到

小米赚钱的不是硬件。小米通过高性价比的手机杀入手机市场,赶在智能手机换代,消费升级,网红电商的红利中吸引了各方眼球获取巨大的流量。

然后小米迅速从线上引流到线下,在各大城市开设小米之家,在乡镇开设小米小店,从而拉动小米的零售渠道,建立自己新的立体的销售渠道。

小米成长到现在积累的数据和智能化的系统打造了MIUI生态,小米云,智能未来生活等互联网业务。这最后的生态系统,互联网业务才是支撑小米发展的根本。

雷军谈小米市值万亿,专业的一站式物流信息网_123随叫随到

这样的发展模式别的厂商复制不了。

他说的基本上就是废话,中国的手机厂商有几个能超过5%的,看一下,每年公布的世界,手机利润排行榜,苹果自己就占了百分之九十二,剩下的百分之八,三星华为加上中国的其他厂商,一起瓜分,算一下他们的利润才多少

雷军在香港路演说表示:小米估值是腾讯乘以苹果,小米未来将如何发展?

这句话真是雷军说的?即便是他说的,也是在一种玩笑环境上讲的,证明他当时的状态应该非常轻松。

想当年做小米时雷军说,10亿美金的企业已打动不了自己的内心,要做就做百亿美金级别的,随着小米上市完成,这一目标自然实现,也难怪雷军会有轻松一刻。

就如同要办大喜事,日子定好了,其他的按步行事,到时一定各方来电庆贺,也算志得意满。

尤其是在路演期间,抛开繁琐的具体业务,离开恼人的各种竞争信息,难得的好天气,好日子,就让雷布斯暂时享受一番吧。

其实,雷军这一两年的日子并不太好过。

小米手机曾跌出三强,极可能被拉下马;后来,他的生态战略也颇受质疑。有人说,乐视不也天天喊生态吗,生态企业怕是赢面不大呀。再之后,上市之际,被津津乐道合伙人制的小米,也送走了两位初创成员。

即便到今日,就最后一拨投资者而言,如上市估值仅500-600亿美元,上市之后还不拉涨的话,怕也是收成不好呀。

那最后一轮融资,估值不有400多亿美元吗,企业最终上市,要翻倍受益都没有呢,还好意思说自己是小米的投资者吗?

小米未来发展,成功上市了,手机之外的小米产品要加强了,新国货运动要继续强化,小米社群要区块链化,小米之家要迅猛全国开花。

我想,雷军是不是做董事长,不做CEO呢,是不是在3、5年内就考虑交接班的事,值得期待。

雷军还能像初始时奋勇拼搏吗,我看林斌的信息多了起来,在一线掌控感的信息多了起来……

对于该问题,编辑认为:6月21日中午12点45分,小米IPO路演在香港港岛香格里拉酒店举行,数百位机构投资者陆续聚集于此,见证今年以来香港资本市场最大的IPO盛事。此次路演,雷军对“做中国的苹果”的小米故事提出了升级版。

对于小米的估值,招股书表明小米招股价格区间为每股17港元至22港元,计划发行21.79亿股,调整后的小米总市值约为539亿-697亿美金,较此前较高的预期做出下调。估值的争议一方面来源于对小米公司的定位是否为互联网公司,对此雷军表示“我真的不在意小米是不是互联网公司,有人问我应该给腾讯的估值还是苹果的估值,我说应该是腾讯乘苹果的估值,因为小米是全能型的。”而投资者们则普遍认为下调之后的价格是较为合理的,即便他们对小米未来看好,仍然希望公司是能够稳步增长,而不要起步过高。

对于小米的定位,招股书提及小米是一家以手机、智能硬件和IoT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不得不说,这种渗透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好处在于,互联互通的小米智能设备很容易使消费者产生购买依赖,消费品种从一到多。雷军强调,小米的核心是做价值链的两端,既做产品技术和研发,还做用户端的市场和销售。即便如此,中国证监会在反馈意见中表示对公司定位问题存疑。随后,小米集团决定决定分步实施在香港和境内的上市计划,申请推迟召开发审委会议审核公司的CDR发行申请。

对于小米的未来,招股书披露,小米的收入主要来自于智能手机、IoT和生活消费产品等商品销售和互联网服务业务。雷军表示MIUI系统巨大的流量在过去一年变现99亿,流量变现和手机销量仍有巨大增长空间。除此之外,雷军注重投资来增强小米生态系统。近年来先后投资的爱奇艺,美的,迅雷等给小米带来的投资收益颇丰,在未来上市之后股权投资的规模会进一步放大。国际业务将集中终端产品的提升,投资者也认为在未来3-5年国际业务也将会有高速增长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小米IPO引入7名基石投资者,共计认购5.48亿美元股份,约占公开发售总额的10%。并且是主动投资,后期可能追加,可以看到市场投资者普遍对小米未来的发展持乐观态度。

雷军强调:小米所有产品利润永不超过5%。小米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利润率不是自己定位的,是市场决定的

简单说,即便小米想提高利润率,它也没能力,提高利润率就意味着提高售价降低性价比,消费者就会选择华为了。低利润率意味着低研发投入,低附加值,这又会导致低利润率,形成恶性循环。高科技企业想获得好利润,高研发投入是前提。在研发投入上,华为,苹果,三星是第一梯队。其它几家属于营销驱动。考虑到小米不足50亿的研发投入,低利润率仍会持续很长时间

小米将自己定义为互联网公司,个人认为名不副实。互联网企业最大的特点就是轻资产,高利润率,高增长率。互联网企业市盈率40倍,迄今为止,手机业务仍是小米主营业务,当然,未来收入增长更多或许来自投资和家电。尽管小米增长较高,毕竟利润才50亿,如果对标苹果15-17倍市盈率,小米顶多估值1000亿人民币。

个人确实很欣赏雷军的一些做法,但总觉得他格局不够,至少创新力度不够。就手机业务而言,研发决定科技含量,科技含量决定利润率,全球范围内不大可能跻身前三。试图转型成互联网企业更是不大现实,小家电这块倒是大有希望。

首先,要明白小米定位:资源整合+廉价致胜占据市场、打响品牌;

其次,资源整合可以降低综合成本,但小米不是每一款产品的利润都控制在5%一下(具体产品不做宣传);

加之,2018年-19年,小米的预期销量、业绩、增长速度、股票,都出现一定的下滑,也反映出,底毛利率、低成本,与 资本市场的投资者有背离;资本讲究利润 不论近期利润还是远期利润,资本终究还是逐利的;

因此,一个企业发展过程中,定位、文化、管理、商业模式 等,一定是在不断的创新、去迎接新的市场机遇! 我们现在不应该 关注 5% ,而是更多的关注 小米,如何在未来更好的硬的市场及做出怎样的创新。

最后,个人观点:低成本 ,是最容易被市场颠覆的竞争力,企业要持久高速发展需要建立自己的核心技术;

一家企业的核心是什么?是ROE,这个指标不但为一个企业提供了估值基准,也为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ROE就是净资产收益率,我们都知道这么一个公式:

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这说明一个企业递增的动力来自于三个方面:

提升销售净利率来提升企业价值。这其实是大多数企业的做法,比如通过高利润新药的开发来提升销售净利率,很多大型药企开发出来新药开始的毛利率高达95%以上,这个时候不停的开发,不停的产生新产品,就是提升销售净利率。当然也有人通过涨价来提升,比如茅台,其典型以产定销,那么只要提升价格,并且没有遭受太多的市场反弹,其销售净利率一样可以提高。所以通过销售净利率提升来提高企业竞争力,说白了就是提高产品竞争力,要么提高产品价格,要么降低产品成本。

提升权益乘数来提升企业价值。很简单,借债加杠杆来提升企业价值,波音的负债率都99%,大型重资产的企业可以考虑这条路径。前段时间我说波音是靠负债来增加企业价值,当时就遭受了一些搬砖,大家都认为波音这样的公司应该不会靠债务。现在想想,大约是角度不同。我只是从一个角度看了问题,可能是有些偏颇。

提升总资产周转率来提升企业价值。那就是小米,我首先说,不要看不起低存货的小米,这也是一种被历史反复证明的成功模式。我们前几天就说了ZARA,很简单,就是通过限量,近距离快速生产服装,快速铺货,抢占市场先机,抓住消费者喜欢新颖的心理,成就一种产品的稀缺感。通过饥饿销售ZARA老板都几次问鼎世界首富。你说两个模式有区别吗?大方向没有区别,小方向上面有一点区别,小米相比之下产品的周期还是拉的太长。ZARA从设计师到所有的店铺大约两周时间,一件服装一次性生产多少套也是定死的,所以部分爆款会有人排队抢着购买,而冷门的商品抢不到的人也会退而求其次去购买。而小米在上游供应商如芯片或者屏幕出来的时候,其手机也在跟着抓紧更新,总是希望第一个推出(当然,如今效率已经在降低,这和当年的小米的确开始表现出差距)。未来小米的硬件种类越来越多,而其低库存的模式可以横向引导到其他硬件,而小米本身主抓工业设计。

未来小米定调5%的产品利润,就是要增加周转,减少库存,同时在销售上面制造一些稀缺效应(个人觉得,其实可以定制一些固定数量的产品)。不要小看模式,每家企业成功的路径和特长都不相同。

转载请注明来自腾飞(广东)物流有限公司 ,本文标题:《雷军谈小米市值万亿,专业的一站式物流信息网_123随叫随到》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
网站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