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6年一颗小行星将撞击地球,2036会是真正的世界末日吗?
应该不会,科学家仍在计算中
扩展资料:
在2036年会对地球有威胁的应该是阿波菲斯,临时编号2004 MN4,小行星99942;大小约400M的不规则岩石质天体。
小行星阿波菲斯
它的轨道与地球公转轨道是交叉的,理论上在未来某一个时刻会与地球在太阳系的轨道平面上不期而遇,但这个可能性正在逐年降低,阿波菲斯小行星的杜林危险指数在2004年达到过4级,随后降至1级,2006年后,杜林危险指数保持在0级。如果到达10级那么这个天体必将与地球相撞,唯一要确认的是撞击点在地球的哪个位置,如何进行疏散工作.......
以我们地球文明的科技,在应对这种事件上有些苍白与无力,因为我们没有特别好的方式可以将这个天体推离轨道,科学家提出的方式需要一个长期执行的计划来改变轨道,比如:大质量的探测器绕行改变其轨道、表面喷洒物质让太阳光蒸发物质改变轨道等等,这些需要提早数年甚至更久的时间进行,如果我们突然发现有一个天体将在未来数月内撞击地球的话,我们可操作的方式实在是寥寥无几,火箭发动机不够力,核弹爆炸在太空效果并不好,而且还可能分裂小行星造成更大的危机...
不同直径的小行星对地球的危害程度不同
尽管我们仍然无法了解未来有哪些小行星会严重危害地球甚至毁灭地球,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阿波菲斯不会在2036年毁灭地球,这一点各位可以放心,但太阳系里并非只有阿波菲斯一个近地小行星......
如果一颗小行星5年后撞击地球,用导弹可以拦截或摧毁它吗?
近地小行星的轨道距离地球近,存在与地球碰撞的可能。2013年2月15日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
上午9时15分(世界时3时15分)发生了一次陨石雨事件。陨石进入大气层留下大约10公里长的轨
迹。据俄罗斯媒体报道,该次事件中有1500人受伤,1000多房屋受损。1908年6月30日,俄罗斯西伯利亚通古斯地区发生大爆炸,毁灭了大约2000平方公里的西伯利亚森林。科学家们普遍认为通古斯大爆炸是一次小行星碰撞地球事件。中国也发生过类似的事件,1976年3月8日15时1分50秒左右,一颗陨石在吉林市上空发生了一次主爆裂,碎片散布在吉林市、永吉县及蛟河市近郊附近方圆5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这是当时世界上目击到的最大石陨石雨。当时共收集到陨石标本138块,碎块3000余块,总重2616kg。其中最大的一块陨石“吉林1号”陨石重达1770 kg,冲击地面造成蘑菇云状烟尘,并且击穿冻土层,形成一个6.5m深,直径2m的坑,这也是当时世界最重的石陨石。2014年11月5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也发生了小规模的小行星撞击地球事件。吉林陨石雨对人们造成的损失不大,而车里雅宾斯克造成了很多人员受伤和房屋受损。如果通古斯大爆炸发生在人口稠密地区,后果难以设想。科学家们分析历史上造成恐龙灭绝等灾难的原因也可能是由于小行星与地球碰撞。
目前,地面人防工程和躲避等被动方式是防御小规模碰撞事件最有效的重要手段。随着科技的进步,很多科学家开始研究如何主动防御小行星碰撞地球。
目前主动防御小行星主要有3种方式:用长期作用力来改变小行星轨道;利用动能撞击改变小行星轨道;核爆炸。
用长期作用力来缓慢改变小行星轨道有很多手段,包括太空拖船、引力拖车、用挖掘机使小行星抛出质量、用强激光照射改变小行星表面蒸发量、用表面喷漆等手段改变光压力等。太空拖船是很容易想到的方法,即用航天器连着小行星将其拖动而改变轨道。离子电推进的小推力发动机效率高,已经在“深空1号”探测器等任务上进行使用。
用航天器动能撞击的方法改变小行星轨道是目前技术可以达到的,深空撞击任务曾成功使探测器撞击了彗星Tempel 1。小行星的构成特性对碰撞效果有很大影响,对某些材质松散的小行星,有可能碰撞器会从小行星中间穿过而效果不理想。与小行星轨道运动相反逆行轨道可以产生更大的相对碰撞速度。
核爆炸本身是成熟的技术,是目前人类能产生最大能量的主要手段。根据能量分析,对预警时间很短或质量很大的小行星威胁,目前只有核爆炸手段可以进行防御。
摧毁是不可能摧毁的!
1908年6月30日,俄罗斯的通古斯大爆炸闻名世界,它被认为是小行星撞击地球所致。这颗小行星的体积有多大呢?
它的直径只有区区20-50米。
这么小的一刻行星就能产生出如此大的破坏力,可想而知,如果有一颗直径超过百米,甚至是几公里,几十公里的小行星撞向地球,那毫无疑问的,地球99%的生物都可能遭遇大灭绝。
实际上,我们远远忽视了小行星对地球的威胁,最有可能造成地球生物大灭的,正是小行星的存在。据天文学家研究,直径大于1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为每10万年1次,这样的小行星撞击地球所产生的能量相当于几百倍全地球核武库的核弹爆炸的能量,毁灭地球,不在话下。
如果小行星真的迎头朝地球撞过来,人类的核弹被认为是最后的办法,但题主所说的拦截或摧毁是最不现实的方法。
首先,如果是提前五年体积超大的小行星,轨道直接瞄准地球,那人类一点办法都咩有,只有等死一个办法。
其次,如果是体积较小(直径1000米一下最好),人类可以利用核弹的爆炸,对其产生定向的推动力,借此将其推出固有的轨道,然后再辅以太阳风能、航天器牵引等方法,来加以防御。
直接摧毁的方法,可能将其摧毁,但其爆炸后的随便对地球仍然具有相当的威胁性,不是万不得已,不敢用的。
用心写回答!让难懂的科学变有趣,发现生活中的科学,欢迎关注“科学重口味”!
理论上绝对可行,为什么这样说呢?其实很多年以前的一部老电影《彗星撞地球》就为人类揭示了这一未来很可能会发生的灾难的处置方案。
小行星的飞行速度和飞行轨迹绝对比彗星更加好应对,虽然尽管如此这对于人类目前的科技来说还是非常的难,或者说在很多人看来就是天方夜谭,但我们应该相信随着科技尤其是宇航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一灾难人类或许真的可以避免。
五年才到地球这给了整个人类充足的时间去准备,研制大推力火箭,火箭头部装足够当量的核弹,按照行星飞行轨迹进行发射,当然火箭在绕行地球数周后按照离心力的原理脱离远地轨道,摆脱地球引力由最后数级火箭🚀发动机在“甩”出地球轨道的高速下持续加力。
变轨技术可以调整火箭最后几级的方向来应对行星的方向,最终在远离地球的宇宙完美相撞,行星被核弹炸碎即使进入地球也成了流星雨或者被炸的偏离原轨道而飘向未知的太空,人类彻底胜利✌!!!!!!
九几年的时候,是不是有个小行星即将撞地球?
你说的应该是1994年的彗木相撞。
1994年7月17日4时15分到22日8时12分的5天多时间内,“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的20多块碎片接二连三地撞向木星,这相当于在130多个小时中,在木星上空不间断地爆炸了20亿颗原子弹,释放出了约40万亿吨“TNT”烈性炸药爆炸时的能量。
木星和地球最近的距离为6.4亿公里,在宇宙的尺度上,这个距离已经是很小的了,可以说是和地球擦身而过。
6500万年前,小行星撞击地球,地球轨道被撞偏了吗?
谢谢@悟空问答 邀请。
6500万年前,小行星撞击地球,只是根据一个类似撞击坑推测的,也就是说,这里没有实锤,只是推测。
说是没有证据,也就是说那个类似陨石撞击坑里,没有发现过一丝陨石残留,所以说那个坑也是推测为陨石坑的,而不是准确的。
好了,这里不计较是不是陨石撞击坑了,我想,提问者朋友的重点也不是验证有木有小行星撞击地球,而是小行星撞击地球之后,影响不影响地球的轨道,如果有影响,怎样的影响。
小行星撞击地球,是不是能影响地球轨道,这里需要辩证去看,比如你走路,那么多的空气分子撞击你,都没有影响你的去向,但是如果那么撞击你的物质是一个拳头大的石块,不要说撞击头,就是撞击脚,你恐怕都要改变原计划了。
其实小行星撞击地球,就和撞击你一样,当那个撞击物质超过一定的限度,肯定会影响地球轨道。
再回到问题里,如果那个坑真是小行星撞击的,可以推测出那个小行星能给地球带来巨大灾难,但是不能改变地球的轨道。
地球轨道,绝不是无缘无故形成的,而是太阳系经过一系列的演化而形成的,也就是说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问题,一颗小行星,通过撞击地球,来改变地球轨道,就好比蚍蜉撼树,不自量力的。
再说,能撞击地球的小行星,那就是太阳系里的失去控制的无头苍蝇,看似来势汹汹,实际上都是强弩之末。
所以,诗人的答案是,不影响地球的轨道,如果老铁有不同观点,请评论区留言。
你以为6500年前的那颗小行星把地球的轨道撞偏了,因此改变了地球的气侯,再沒有恐龙这个物种复活繁衍的机会了。那次撞击事件改变了白垩纪全球气侯是有可能,但不至于撞偏地球的轨道,这颗小行星质量太小,尚不具备推动地球的力量,如果是换了月球或者是火星这种天体就不好说了。
NASA称金字塔大小行星2022年或将撞地球,概率有多大?地球人该如何应对?
NASA称一块最宽处128米、接近吉萨金字塔大小的小行星可能于2022年5月6日与地球相撞,撞击的可能性2.6%。不过这个小行星太小了,即便撞击地球对人类威胁也不大,不幸被砸到只能自认倒霉。
NASA和欧洲乃至我国和俄罗斯等航天大国都监测有一部分小行星,它们属于近地小行星,近日点会从地球轨道上擦过,那就有了和地球撞击的可能,相应的监测也是为了防备威胁巨大的小行星,以便提前采取行动,至今共监测的具有潜在威胁的小行星数量已经相当多了,不过绝大多数对地球环境乃至人类没有根本的威胁,但是也可能会造成人类城镇的损坏、人员的伤亡。近百年来规模稍微大一些的撞击有俄罗斯通古斯大爆炸和车里雅宾斯克小行星撞击事件,前者的尚未确定是小行星造成,不过据爆炸的规模大概相当于一颗百十米(也有说60米左右)直径的小行星撞击,好在砸在了俄罗斯西伯利亚人烟稀少的地区,并没有造成多大伤害;车里雅宾斯克小行星撞击事件中一颗直径20米以上的小行星坠落,在坠落过程中分裂成几块,最后造成1200多人受伤,但没有人因此死亡。
目前NASA只是根据目前的监测数据推算出了这颗编号为JF1的小行星的轨道参数,认为在2022年撞击地球的可能性有2.6%,如果撞击地球将释放大约23万吨当量的能量,这个能量释放规模还赶不上人类曾经进行的一些核试验。而且,小行星因为形状不规则、自转也不很规则,运行轨道容易受到其它天体引力的影响而改变,NASA以往也预测了很多小行星撞击的可能,但是基本上都失败了,这次估计有差不了多少,也许再过一段时间,随着监测数据的增加,科学家就能更把握这颗小行星轨道的动态特征,最后可能将其从威胁列表中除去。而地球这么大,直径13000公里,表面积十分巨大,按照海陆面积的对比,撞击在海洋中的概率更高一些。如果JF1撞击到了人类居住的陆地范围,那砸到哪里哪里的人就自认倒霉吧,小行星速度太快,现在人类还缺乏对策。
早在今年上半年,一颗编号为2019 OK的小行星从地球7.4万公里的地方擦过,擦过后科学家才发现它,随着观测技术的提升,这类事情变得越来越多,不过预测的撞击事件基本都没有发生,小行星可能早就在运行中被其它行星或巨行星较大的卫星给吸走了,它们的轨道参数不断变化且容易受到影响。
NASA在前几天宣布,2022年5月6日,一颗和埃及的吉萨大金字塔差不多大,直径接近130米的小行星JF1可能撞击地球。NASA计算得到小行星JF1撞击地球的概率是0.026%,也就是1/3800,因此超过99%的概率该小行星不会撞击地球。如果发生撞击,撞击释放的能量相当于23万吨TNT,是美国1945年在广岛投下的原子弹的15倍,如果这颗小行星撞击人口密集的地区,足以造成数百万人的死亡,对一个城市造成毁灭性的破坏。
NASA的自动小行星监视系统“哨兵”(Sentry)自在2009年发现了这颗小行星以来一直密切关注着它。“哨兵”在不断扫描近地小行星目录,寻找未来100年与地球发生碰撞的可能性。按照惯例,如果一个天体离太阳最近的距离小于1.3个天文单位( 1.94亿千米),那么它就是近地天体。如果近地天体的轨道与地球轨道交叉,且该天体的直径大于140米,则被认为是具有潜在危险的天体。大于140米的近地天体撞击地球释放的最低能量超过6千万吨TNT,有可能对地球某个区域造成严重破坏。近地天体主要是小行星,但也有一小部分是彗星,已知的近地小行星有2万多颗,短期内超过100多颗。
由于未来近地天体撞击的危险,世界各地的航天机构正在研究避免可能发生的灭绝事件的方法。NASA与欧洲航天局(ESA)正在合作,试图用一个速度约为每秒8公里的特殊探测器撞击小行星,使其偏离轨道,并将这项技术用于行星防御方法。目前的计划项目被称为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已经选定目标为双小行星Didymoon,在大小上,Didymoon和吉萨金字塔差不多大。NASA在2018年公布了其最新的DART任务计划,计划在2020年到2021年之间发射“双小行星撞击试验”航天器,并预计在2022年10月撞向Didymoon。
不想回答你的问题,只是借地嘲讽一下这些无良不知道求证的自媒体,误导大众可恨。原文是1/3800也就是0.026%,是哪个小编给改成2.6%了,真这高几率世界各国都好炸了吧,现在自媒体不求真解释,有一个错了,后面那些转发的连看都不看就无脑扒,一点从业的素质都没有。
由于地球处在太空环境中,而太空中有很多小天体,它们在太空中闯荡着,它们有的拥有相对稳定的轨道,有的则行踪不定,因为复杂的引力相互作用,它们可能会对地球造成威胁。因此,天文学家一直都密切关注着地外天体的行踪,了解它们的轨道或周期,以防不测发生。
随着人类观测水平的提高,天文学家发现了在地球周围存在很多小天体,它们周期性的造访地球附近,与地球来一个擦肩而过。美国宇航局NASA宣称,一颗约128米长,吉萨金字塔大小的小行星可能于2022年5月6日与地球相撞,注意,这里是可能,据相关的数据表明,这一概率不高于0.026%。
如果这颗小行星撞击地球,将会带来什么危害呢?
这颗128米长的小行星可以说个头已经不小了,如果撞击地球的话,将会释放约23万吨TNT炸药爆炸的威力,相当于广岛原子弹的15倍,如果命中的是地球的某座城市,无论它是怎样规模的城市,都会被摧毁。
幸运的是,撞击的概率极低,只有不高于0.026%的概率,几乎可以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了,但既然存在潜在的可能性,所以在这未来的2年中,天文观测站将会一直注意它的动向,划定它的运行轨迹,并及时采取措施。
以目前人类的科技水平来看,有能力应对这些小天体的撞击事件,比如这颗128米的天体,它个头并不太大,如果采用核弹攻击的话,可以使其分解为多个碎块,这样可以有效地借助于大气层,使其燃烧殆尽,即便有的碎块撞击到地面,也只是一些体型较小的碎片了。
当然,如果这颗小行星的预计撞击地点是海洋,那么就不用采取什么措施了,本身在大气层中它就有可能解体,而且在经过大气层的洗礼之后,个头肯定会减小的,再撞入海洋中,只要撞击地点没有靠近一些沿海城市,那就没有啥可担心的了。
在遥远的6500万年以前,一颗直径约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了恐龙的灭绝,使地球表面笼罩在厚厚的尘埃云下达数年之久,陆地上的动植物几乎都死光了。然而,10公里大小的天体撞击地球的概率更低,数亿年都不会有一次。人类文明发展的速度是极快的,也许没过多久,人类就进阶为星际文明了,那时就再也不用怕了。
文/科学船坞
NASA称2022年将会有一颗和吉萨金字塔大小的小行星可能会撞击地球,这颗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只有1/3800,不过就算这么小的概率,也不容忽视。因为这样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的话足以摧毁一座城市。
这颗名为JF1的小行星直径约128米,预计于2022年5月6日于地球相撞,撞击威力相当于23万吨TNT炸药。这相当于15个广岛原子弹的威力,这种威力对于撞击区域来说是毁灭性的,如果撞击到人口稠密的地方,那么死伤人数将可能达到上百万。
其实,对于这样的小行星撞击事件,科学家想出了一些拦截小行星的方法,对于这个小行星,欧洲和美国的科学家提出了“小行星转向计划”,他们利用一艘宇宙飞船去撞击这颗小行星,然后用第二艘飞船去收集撞击影响的数据,然后通过地面天文台来收集撞击后小行星的轨道变化。
早些年的时候,科学家对于预防小行星撞击就提出很多种方法,不过还没有真正实际运用过,但是对于吉萨金字塔大小的小行星,我觉得人类的应对吉萨这样的小行星方法应该还是应付的了。
好的,终于有一个比贩卖焦虑更让人焦虑的问题出现了,天外小行星有机会撞击地球,同学们应该怎么样应对?
我先给答案吧,爱怎么应对就怎么应对,最好的应对就是该干嘛干嘛,你以为小行星来了就不用再上班了吗?你老板可不是NASA忠实粉丝。
NASA公布,有一颗和埃及的吉萨大金字塔差不多大,直径接近130米的小行星JF1可能撞击地球。NASA还很贴心的给出了计算的相撞日期——2022年5月6日。那么相撞的概率有多少呢?是1/3800,折算为百分比是0.026%,离99.9%还差一个数量级。当然有大佬算出来是2.6%,提高了2个数量级,看来大佬也是相当的焦虑啊。
不过机会虽小,但是一旦成真,灾难却不少。撞击释放的能量相当于23万吨TNT,是美国1945年在广岛投下的原子弹的15倍,如果不幸落在人口密集的城市,足以造成数百万人的死亡。
所以,各位同学抱着中特大大大奖彩票的心态对待此事,还是需要一点点担心的。
什么?你生涯彩票奖励才没超过三等奖水平,那在下告辞!
如果你对NASA公布的这件事情,真的有较真的勇气,那么本猫将介绍以下的知识点给各位同学,你们将会寝食难安。打个比方,我们地球就是一辆汽车,它正在太空属于自己的轨道上进行飙车,那么我们的速度大概是10万km/h,这条马路上可没有什么红绿灯,也没有什么交通警察,甚至连路灯也欠奉,可以说两眼一抹黑,一心往前走就是地球的现状。
如果我们把直径大约10m的小行星算作行人的话,这群乱穿马路的法盲分子,总数大约在1亿左右。而且它们重点 百分之九十,我们连名字都不认识,我们不知道它们住在哪里、不知道它们的作息时间、不知道它们穿越这条马路的次数。我们只知道,它们过去、现在、将来都在穿越我们面前这条漆黑的马路,而我们一点办法都没有。
如果你是司机,我想你肯定会中途跳车了事。
这样开车,太难了!
还是先给结论,我们确实干不来啥。65000000年前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哪种生物灭绝?
65000000年前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恐龙的灭绝,原因是行星撞击地球引发大火,导致地球温度升高,使地球的生物链糟到严重破坏,近而恐龙由于高温和饥饿而灭绝,不知道我分柝的对不对?如果不对请知道给我指正,让我从正确答案中获得宝贵的知识,也丰富了我的业余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