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和《狮子王》哪个更好看?
没有可比性,狮子王是躺在老本上吃老本。卖的是情怀,创新没有,吒儿就不一样了。要什么有什么。创新就不用说了,@动画导演饺子 要情怀有情怀。要励志有励志,要教育有教育,反正什么都有。两者之间的差距是一天一地。!!
《哪吒之魔童降世》这部电影主要讲述:天地灵气孕育出了一枚能量巨大的混元珠。元始天尊将其分两枚,一枚为灵珠,一枚为魔珠。由于魔珠成人会成为魔王,天尊降下咒语,三年后会降下天雷摧毁魔珠。太乙真人受命将灵珠投胎,却不想被人掉包。哪吒因此一出生便是混世魔王,虽然哪吒内心善良,但却处处受到排挤,成长十分坎坷。灵珠最终化身龙王三太子敖丙,由于受到全族期望,巨大的压力令他苦不堪言。最终因为哪吒,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两人为了救大家肉身被毁。太乙真人用莲花护住两人魂魄,两人依旧是朋友。
《狮子王》主要讲述:辛巴的父亲是国王,却被辛巴的叔叔刀疤算计杀害,刀疤本要赶尽杀绝,却被辛巴幸运地逃了出来。辛巴在途中结识了很多朋友,它们劝辛巴回去复国却遭到拒绝。法师拉飞奇帮助下辛巴得以与父亲的英灵会面。最终决定复国。在不懈努力下,与伙伴一起成功复国,成为新的狮子王。
个人认为两部电影皆有可取之处。哪吒主要揭露人性本是善良的特点。狮子王是突显出一种责任感。单谈内容而言,更加推荐《哪吒之魔童降世》,因为其相对更幽默风趣,更容易为观众带来欢乐。
先来聊一下《狮子王》
真人版《狮子王》是迪斯尼公司动画版电影的升级换代产品,配置主要以特效为主,故事基本没做改编,不过特效确实惊艳,毕竟有过《奇幻森林》的成功经验,遗憾的是,由于广大影迷朋友观影水准在逐年提高,光是特效已远远不够,内容丰富才是硬道理,显然《狮子王》没有做到,所以上映之后,也是褒贬不一,不过整体水平值回票价。
再来看《哪吒之魔童降世》
票房累积34亿,这就是最好的回答,众所周知,国漫的画面特效水准是近几年才慢慢接近一线,注意是接近,所以它成功的因素不在这里,而在于它抓住了电影的灵魂——故事内容。哪吒这个人物可谓是家喻户晓,关于他的神话传说也是无人不知,而《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情节,改编的恰到好处,直击观众内心,真正产生共鸣。
个人感觉《哪吒之魔童降世》要比《狮子王》好看
作为一个中国观众来说,《哪吒之魔童降世》比《狮子王》更好看一些。不是因为别的,只是因为《哪吒》中体现出动画画风和故事内容,更具有中国特色,比较起《狮子王》更容易让人接受。
画风来说,两部动画都比较精美,《狮子王》是1994年出品,有一股浓浓的稚气,2019版的之看过预告,但更加精美且真实。而《哪吒》,我们不谈3D效果,就拿画风中那种水墨山水特有的飘逸出尘气质,和故事内容结合起来感觉比较容易让人接受。
在细节处理上,《哪吒》逼近是最新做得动画,任务面部表情、动作都比较自然,不生硬,另外如小哪吒、太乙真人那一身Q弹效果的肚皮,敖丙的龙鳞铠的组成片段,都做得非常真实。当然,说到细节,就不得不说江山社稷图里面的画面,大制作的手笔不谈,其中的细节就不得了。比如每张荷叶上的山水,颇有“一花一叶一世界”的意味在里面。所以一直强调的就是,整部动画的画风更适合故事内容。
那么故事内容呢?《哪吒》是中国孩子都从小听到大的故事,不论是他的反叛个性还是崎岖的经历,或者是他的调皮(当然,一般孩子再皮,也杀不了一条龙)和反抗权威(闹海)。这部新《哪吒》故事改了许多,让已经成为家长的我,看后有更多感触。李靖不再是封建社会里的那种父亲形象,固执古板且不通人情,更有现代社会父亲的无奈和坚持。爱藏在心中,却无比伟大。如果说以前的《哪吒》我们带入的情感是小哪吒,那么这部新《哪吒》我们带入更多的是李靖和殷夫人的角色。
《狮子王》的内容真的比较老套,王子复仇记的动物版的感觉。当然,说了那么多,就如同《哪吒之魔童》导演杨宁说的那样,该片是为了迎合中国市场打造的产品,更适合中国人的口味。《狮子王》毕竟是迪士尼的作品,不管故事情节还是风格,都是面向全世界的产品,制作好却失了一定的特色。
最后说一点,如果从孩子(10岁以内)角度来说,《狮子王》可能更让孩子接受,毕竟小朋友喜欢动物,特别是狮子这样威猛、强壮的动物。另外,也因为它的故事单纯简单,没有太多的深意(对于成年人来说的反抗命运什么的),更受孩子的喜欢。
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目前来说,十分的火爆。前段时间,《狮子王》再次上映的时候,也是火了一把。
其实,《狮子王》在多年以后重新上映,依然可以吸引这么多观众走进电影院,也足以证明《狮子王》是一部很经典的影片。
经典的影片,可以让观众反复观看,并且多年以后上映还能有那么多的票房。近日爆火的国漫《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也很高,口碑也不错。
那么,这两部电影哪个更好看呢?其实好看与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评判标准,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哪吒之魔童降世》是哪吒与命运相搏的故事。当然,这么说有一些片面,只是想讲述这一个点。
哪吒从一个被人当做妖怪的孩子,叛逆,爱发火,爱恶作剧,可以说是一个彻彻底底的熊孩子。
从另外一个角度上来讲,这个熊孩子一天到晚孤独而假装潇洒的活着,玩世不恭的模样,又是谁能体会呢?
这如同很多孩子故意调皮是一样的,有时候,他们不是真的调皮,只是想吸引其他人的注意力罢了。
然而,陈塘关的人几乎一致认为,他是妖怪,是熊孩子,他就是个坏蛋。这大概就是因为他是那一颗魔丸,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不好的命运。
不过,哪吒敢于同天斗,敢于同命运搏斗,最终找到了自己,成为了英雄。
我们不是哪吒,也不一定非要成为那样的英雄,但至少应该拯救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并且为之不断的努力。
或许,困难重重,但等到有一天,回首过往,不会遗憾,不会怪那个时候的自己。
《狮子王》票房完败《哪吒之魔童降世》,难道在国内市场掉价了吗?
《狮子王》国内票房低于《哪吒》,说前者在国内市场“掉价”的用词不太准确,应该说《狮子王》在国内市场输在了“本地化”程度不及《哪吒》。
《狮子王》的主题是好莱坞式普世价值观
《狮子王》的故事內核,改编自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王子复仇记的故事充满了西方文化下的伦理思维,同时《哈姆雷特》早已是西方文学创作的范本,《狮子王》提取基本的故事架构,再加上现代人对大自然的环保思维,放到世界范围内,即便在不同文化差异下都没有理解上的障碍。
世界通用的故事和文化内核,在中国范围内肯定不及《哪吒》的本地化程度,也注定了《狮子王》虽然是影史经典,但无法像《哪吒》一样在国内引发观影热潮。
《哪吒》国内的热映,是中国文化再创作的胜利
哪吒是纯正的中国文化题材,无论是从小听的神话故事,还是70 80一代人成长记忆的动画《哪吒闹海》,这个故事在中国已经有了家喻户晓的知名度,这次《哪吒》不止完美呈现中国文化精髓,在此基础上的再创作也更符合新一代观众的口味。
如果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请随手点个赞吧^0^!
欢迎关注【电影弹力喵】头条号,弹出观影新视角!
至于《狮子王》为何完败《哪吒之魔童年降世》,说实话,还真不是《狮子王》有多烂,《哪吒》有多么优秀。最重要的两部影片中,《哪吒》对于国人的意义不一样。
1,对于动漫这一块,以前一直国漫制作远远低于国外,这一点大家都是心中有数的。不管是剧情还是特效,远不及国外动漫。但近几年《大对归来》《大鱼海棠》《哪吒》让观众看不到不一样的东西。
打个最简单的比方,两位同学,一位一直是班里第一名,很稳定,而另一位曾经是倒数排名,突然一下子上穿到了前5名,甚至前10名,试问一下,哪个更有看点?哪个更能激发起观众的热情。毋庸置疑,肯定是后面崛起的那一个。
对于《狮子王》和《哪吒》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2,从剧情上来看,《狮子王》也不是太差,《哪吒》也不是太亮眼,但是有不一样的。在没看《狮子王》之前,我们大概就能猜到核心剧情,无非是辛巴由弱到强的成长史。但《哪吒》呢?真不一样,在观众心目中,有着经典的神话故事作为背景,但如果继续按照原本故事核心继续进行改编,观众势必不会买账。好就好在,大面积改编,除了故事中的人物没变,剧情,形象全部换血。这样给观众就带来不一样的感觉了,再加上特效也不差,一下子勾住观众眼球了。再加上观众对于国漫的情怀,自然能够完胜《狮子王》
个人观点,谢谢
1、《狮子王》说到底是国外经典,国外作品,国际市场上确实有很大的反响,但到了中国,毕竟碰上的对手是《哪吒》!从《封神榜》到《西游记》,从动画到影视作品,哪吒这个题材在国内都有着相当多的受众。
2、再说说所谓的情怀,《狮子王》的情怀有太大的年龄局限性,你问现在的95后、00后,这些孩子大多数根本不懂什么是狮子王,换句话说,狮子王的成名是在很久很久以前了,真要是情怀也是那些80后、79后的情怀,而现在都三四十岁的人,为了小时候的动画片情怀去专门看一部电影,而且剧情都烂透的电影,概率很小!
3、《狮子王》在情节上早就没有什么新意了,成熟的成年人很少愿意掏钱,小孩子根本不知道啥叫狮子王。而且这部电影,情侣看没有刺激点,兄弟看有点幼稚,也就是带孩子看才是最大的倾向。小孩子看自然是选《哪吒》,而且娜扎的剧情也是全新的。
4、最后再一点,就是《哪吒》的营销宣传,各种媒体水军的炒作,尤其是前期票房的突破,很多人看哪吒并不是一上映就去看的,而是看到这么变态的票房成绩,震惊之余带着好奇心去看的,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票房能卖这么好,而且还是动画片!我去看哪吒,就是这个原因,对剧情并没有太大期待,纯粹好奇:啥动画片票房卖这么高!
《狮子王》全球票房狂轰93亿,完爆哪吒中国市场为何彻底掉价?
个人觉得《狮子王》在国内市场并没有所谓的“彻底掉价”。我们来看其地区票房表现:截止至8月18日,《狮子王》全球票房是14.35亿美金,其中北美大本营票房是4.96亿美金、非北美地区票房是9.39亿美金。
这9.39亿美金含了国内的8.28亿人民币,折算成美金是1.16亿,国内这个成绩坐稳了北美大本营外海外地区票房第一,海外票房贡献排名第二的是英国的7384.7万美金。
可以看到,《狮子王》国内票房贡献度还是相当给力的,但为什么在国内还会给人有“掉价”的感觉呢?
原因就在于同档期(暑期档)、同动画属性的国产片《哪吒之魔童降世》太火了,按照《哪吒》票房落点46亿算,比《狮子王》足足多了五倍多,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种对比落差就是《狮子王》给人掉价印象的原因。
如此,我们要问:为什么《哪吒》在国内能以五倍多票房体量降维打击《狮子王》,在我看来,最核心的原因就是:内容先行>技术先行。
《狮子王》背后的出品方迪士尼是真人动画领域的佼佼者,单就今年,其在国内上映的真人动画就有三部-《狮子王》、《阿拉丁》、《小飞象》,这还不包括今年10月份在北美上映、同时很大可能引进内地的《沉睡魔咒2》。
真人动画涉及到的特效层面的技术较多,这方面,迪士尼敢说自己第二,恐怕没人敢说自己第一,但我们翻看这些真人动画,其内容性几乎与中国无关,中国观众对于真人动画的受惊艳程度,已经由2016年《奇幻森林》的“惊吓”变为现在的平淡,而真人动画内容性受影响的另一大要素就是“原版改编”,这种改编很难给影片内容带来突破创新性。
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2017年上映的《美女与野兽》,其全球票房高达12.63亿美金,但对“歌舞题材”不感冒的国内票房仅仅是5.9亿人民币。
如此可以看出,无论你技术多好,在内容层面如果没有“地气性”,很难在国内取得爆炸性的票房表现(从这个角度看,迪士尼拍真人版《花木兰》对比其他影片有较大几率在国内取得高票房成绩)。
而《哪吒》对比《狮子王》却是反过来的,国内电影工业的相对落后决定了国产动画不可能跟好莱坞动画去比拼技术,国产动画的优势在于植根于中国,它们了解中国的文化传统、审美与国人爱好。
《哪吒》做的极致的地方就是在中国传统神话大胆突破的基础上,接满了地气-关于亲情和友情、关于内心孤独渴望被人认同、关于家庭后天教育、关于人性本善还是本恶.........这些综合起来就能让影片极容易穿透观众的情绪,从而带动影片口碑发酵,进而带动观影人群的扩散。
因此,《哪吒》票房能对《狮子王》实施降维打击也就情理之中了。
首先《狮子王》真人版国内票房算成功,完全不掉价。至于为什么最终没上10位数的票房,它本身质量就普通,只有技术上的突破,没有艺术上的突破,而且冷漠脸也让观影群体产生了分歧。
所以,作迪士尼情怀圈钱系列之一,这成绩不掉价。
倒是想替《哪吒》打个抱不平,全球票房肯定赶不上《狮子王》真人版,原因不是质量比不上,只是中国电影还不具备全球市场,这是好莱坞的文化强势,让它拥有广阔的市场。
这版《哪吒》的故事完全可以产生人类普世的情感共鸣,技术也是世界主流水准,如果贴牌皮克斯全球走一圈,不见得会比《狮子王》真人版差。
值得庆幸,从大圣开始,再到哪吒,国产动漫只要解决好了讲故事的问题,票房的春天就不远了,我们还是先立足中华,再吃遍东亚,最后君临全球。
也希望追光动画这些非彩条屋系的动画公司或工作室能坚持自己的情怀和原创。记得今年春节档,每天都用手机刷猫眼看《白蛇》的票房,只希望这部追光动画迄今完成度最高的作品能回本。
国漫,好好干,好作品相信国人不会吝啬钱包,看看小哪吒就知道。
同是动漫题材,在内地《哪吒》为什么比《狮子王》更受欢迎?
首先是剧情。《哪吒》的剧情虽然有槽点,但毕竟是一个很酷的原创内容。有网友也提到,之前曾在全球热映的美国迪士尼电影,真人版的《狮子王》,在全球疯狂轰下93亿票房,相比《哪吒》几乎是完爆。当然这样的比较是非常不合适的,毕竟《哪吒》是在国内上映,《狮子王》靠的是全球市场,在国内只有可怜的8.26亿。
其次是画风,《狮子王》做成真人版后,角色的表现力反而远逊原作。真人版《狮子王》也不是当年的经典了。而《哪吒》独有韵味的国漫画风,加上极为精致的视觉特效,为影迷贡献了一场真正的视觉盛宴!两相比较,《狮子王》相形见绌。
最重要的是,《哪吒》毕竟是国漫的一部现象级神作,作为国内的影迷怎么能够不支持一下?而《狮子王》却是外来的,剧情可能很多人都已经能够背下来了,所以并没有太强的吸引力,怎么可能在内地有高票房呢?
因为我们越来越有自己的思想了,外国的月亮其实和我们的是一样一样的,慢慢你会发现我们的历法比他们的科学,我们的文字语言比他们丰富,我们的饮食甩他们几千条街,我们的传统服饰比他们漂亮,我们的传统建筑才叫建筑艺术,我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他们强,我们也更回算账做生意,就连脸也比他们白。
众所周知,最近《哪吒》燃炸了整个暑假档,票房突飞猛进,马上就40亿了。
但是说到底呀,毕竟还没走出过还外,不管在国内表现再抢眼,也可能只是集体自嗨,目前国产电影想走出世界,听起来还是比较奢侈的。
《狮子王》的题材是来自20年前,什么都没有变,只是变成了真兽的版本而已《哪吒》则是原创作品,但是《狮子王》对影视界的影响力是很大的,因为很多人都知道个故事,所以人家是全球市场,我们只有中国市场,怎么比的过人家啦,根本没有可比性,你们怎么看呢?
要想说清“掉不掉价”、“是否完爆哪吒”,数据不会骗人。先给大家看一下《狮子王》的票房数据(截止8月21日14点):
《狮子王》全球总票房14.37亿美元,北美票房4.96亿美元,非北美票房9.4亿美元。而内地累计票房8.28亿人民币,折合美元大约为1.17亿美元。可以说内地市场已经成为除了北美以外全球最大的票房贡献市场之一了。
所以说《狮子王》“在内地彻底掉价”是不正确的。《狮子王》在内地取得的票房和预期的没有相差多大。但《狮子王》的制作成本高达2.5亿美元,在内地市场的成绩确实看起来“不太理想”。但细来想想,《狮子王》之所以在内地市场没有打开局面,也是有许多原因的。
看完真人版的《狮子王》可以发现,这是一部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的作品。
优点在与电影的制作水平,特效的把控基本上已经做到活灵活现了,这部号称电影版《动物世界》的作品,居然只有一个镜头是实拍,整部电影的其他所有镜头都是电脑的特效。所以论技术来说,真人版《狮子王》也可以刷新目前电影史的许多记录。
《狮子王》的缺点则是故事的内容。
可以同1994年动画版的《狮子王》对比一下,真人版的《狮子王》的故事和动画版的几乎没有多大差别。就连剧情的节奏、角色的设点以及一些关键情节的安排都没变。
所以《狮子王》电影的口碑其实都是靠情怀支撑的,可内地观众对于1994年动画版的《狮子王》有多少情怀呢?这和《星球大战》系列在北美一片叫好,在内地却不断吃瘪的现象如出一辙。
再来说说《狮子王》是否完爆了《哪吒之魔童降世》:
就取得的成绩来看,《狮子王》全球累计票房14.37亿美元,折合人民币大约为100亿。而《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票房成绩(截至8月21日14点)为42.29亿人民币。《狮子王》的票房比《哪吒之魔童降世》的两部还要高。
可就这些数据来看,《哪吒之魔童降世》真的被《狮子王》给碾压了吗?答案当然是一个大大的叉!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制作成本大约为一亿人民币,目前取得42亿人民币的成绩。《狮子王》的制作成本为2.5亿美元,最终成绩约为14亿美元,只翻了6倍不到,而《哪吒之魔童降世》足足翻了40多倍!
不但如此,《哪吒之魔童降世》也是“封神电影宇宙”的第一部作品,或许为将来打造国产系列电影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哪吒之魔童降世》也成为了中国动画影视最高票房的作品,着实让人看到了国漫的希望。
就数据来说,反倒是《哪吒之魔童降世》将《狮子王》给彻底击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