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开出普京与泽连斯基会晤条件,称需两国谈判进程恢复,俄乌有可能对此达成共识吗?
好事多磨,一波几折,俄乌代表团终于坐拢来谈判了。俄方表示有意与乌克兰方面尽快达成共识,但对于乌克兰提出的希望俄罗斯停火和撤军的目标能实现吗?
俄罗斯打响乌克兰战争,是复杂因素造成的,按照俄罗斯的说法是忍无可忍无须再忍。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唯恐天下不乱,鼓吹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他们帮助乌克兰;而当乌克兰战争真正打响后,美国、英国均当起了缩头乌龟。
对于俄乌代表团的谈判,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是希望谈判取得实质性成果——立即停火,减少人员伤员,不再制造人道主义灾难。但是,美国、英国却不怀好意、不安好心,故意煽风点火、挑拨离间,理应受到强烈谴责。
谈判不仅要技巧,更要真诚。如果俄罗斯向乌克兰讲清楚了打响战争的原因后,乌克兰听懂了,并且愿意与俄罗斯相向而行了,至少不再抱紧美国的大腿挑衅和威胁俄罗斯了,那么可能取得真正成效;反之,如果乌克兰执意要加入北约,执意要部署美国的军事设施,那么,俄罗斯不可能停火和撤军。
谈判是要靠实力的。俄罗斯的实力肯定强于乌克兰,如果乌克兰识时务,不拿鸡蛋去碰石头,该硬气时硬气,该软下来就软下来,识大体、顾大局,是有可能取得谈判成果的;如果乌克兰煮熟的鸭子还嘴硬,死猪不怕开水烫,那么,俄罗斯肯定不会给乌克兰好果子吃。
俄乌代表团谈判能否取得真正成效,还要看战场上的情况。目前,战争依然在继续,双方都有人员伤亡,而且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这给谈判增加了难度。尤其是双方除了战场上的战斗,还在打舆论战、心理战,自说自话、王婆卖瓜、互相逞能,这也让谈判变得非常艰难。
战争是要流血和死人的,双方目前都有死伤,尤其是战争在乌克兰的土地上进行,乌克兰的损失更为惨重。正因如此,俄乌双方尤其是乌克兰一方,应该以乌克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重,把乌克兰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努力争取谈判取得实效,早日停止战争,重新开启和平。(毛开云)
美国政局趋向稳定之后,美国和俄罗斯的关系会进一步改善吗?
美国政局趋向稳定后,美国和俄罗斯的关系会不会改善呢?其实美国和俄罗斯之间的关系就是非常微妙的,通俗点就是它们该干嘛干嘛,不能说能有多大的改善,也无法说它们的关系会变得更加恶劣。
目前美国和俄罗斯是属于竞争关系,主要是军备竞赛方面的。美国是公认的世界军事第一,而俄罗斯则是第二第三的位置,尽管这样美国还是对俄罗斯有所“防备”的,而俄罗斯对美国则是有所“忌惮”的。其实“汤姆大叔”和北极熊这种军事竞争关系已经持续了半个多世纪了,二战结束后美国是和苏联的竞争,并且还引起世界范围的冷战,两大不同的阵营开始磨刀霍霍,可惜苏联败下阵来,最后苏联解体。不过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大量遗产,因此在俄罗斯身上还能找到当初苏联的影子,这肯定使美国非常担忧的。于是美国又开始对付俄罗斯了,并且联手西方多国遏制俄罗斯的发展。
经过美国多年的“努力”,俄罗斯的经济确实变得不怎么景气,不过好在这两年俄罗斯能够迅速找到新的朋友,经过普京的调整,俄罗斯经济稍微复苏了一点。而且普京本人又是非常强势,面对美国的挑衅,他自然忍不了。本来俄罗斯在叙利亚建着不少军事基地,刚好准备突破西方国家的封锁的时候,美国横插一杠,公然扶持叙利亚反对派分裂叙利亚,这肯定影响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利益。于是普京也丝毫不畏惧,向叙利亚政府提供大量的军事,物资援助,一同对抗反对派和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这一对抗就对抗了7年,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俄罗斯逐渐帮助叙利亚收复大部分的土地,不过美国似乎不甘心失败,时不时的对叙利亚进行骚扰,当然了,美国似乎也只能进行一些骚扰性的行动,并不能做出什么非常过分的事情。
美国刚刚经历了中期选举,民主党和共和党各司其职,都要自己的阵营,可以说美国现在的政治局势算是基本稳定了,在特朗普这一届任期内不会有多大变化,但是对待俄罗斯方面应该不会有什么大的变化,将会一直维持竞争关系,除非第三方组织彻偏向俄罗斯那边,和美国彻底决裂了,那样美国可能会尝试改变对俄罗斯的态度,会试图拉拢俄罗斯,否则这种局面很难打破。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俄罗斯彻底突破了美国的封锁,并且在短时间内发展起来,这样的话美国可能又会寻求和俄罗斯合作。除了这两种情况,似乎很难再找到一个美国和俄罗斯友好的理由了。
所以呢,即使美国政局稳定了,也不会无缘无故的去和俄罗斯和解,不出意外它们的竞争关系还得维持非常久,特别是特朗普还在执政的这段时间,美俄关系依然是竞争关系。
俄罗斯是美国民主党的“仇人”,从现在开始,特朗普哪怕和普京一起上个厕所,民主党都会要求白宫老老实实地向国会作汇报。民主党会毫不犹豫地把美、俄关系拆得粉碎!
2016年大选,不论特朗普承认不承认,这一“代”的民主党都会记得是俄罗斯人把民主党圣女希拉里的总统梦给毁掉的。所以,要谈美俄关系改善,先把“通俄门”整理清楚。民主党所有议员一上任,第一件事情就是全面调查“通俄门”,顺带着就把特朗普女婿儿子、涉俄生意业务、个人税单、给艳星的封口费一件件吊起来理一遍。哪怕特朗普脸皮比克林顿厚,经过这一轮曝光之后,进了棺材也会后悔曾经出任这一届美国总统。
特朗普和普京到底什么关系?民主党出任外交委员会的大佬已经发言:特朗普和普京“这么高层次的会晤,到今天国会还是被蒙在鼓里,什么都不知道。简直不可思议!”民主党接下来要动用传唤特权,把特朗普身边的大小官员一个个地叫道国会回答问题,一定要把普京和特朗普俩人今年7月躲在赫尔辛基小黑屋密谈的内容翻出来。从现在起,哪怕特朗普在厕所偶遇普京,有一滴算一滴,全部要向国会汇报。
民主党不再会向共和党掌握国会的时代,任由特朗普折腾。给特朗普套上链子,是未来两年民主党众议院的主要目的。
套上链子后,特朗普就不能和普京随便亲近了。愿意不愿意,特朗普都必须按照国会的要求去制裁俄罗斯。民主党会从国会立法的途径强制白宫实施对俄罗斯实施制裁。
该查的查,该打的打,等民主党这么折腾完了,普京的心也该凉透了。别谈什么改善美俄关系,特朗普朝思暮想的美俄姻缘也就到此为止了。
不搞好大国与大国的关系,谁你怎么样都会鸡犬不宁,只要中,俄,美三国不相互扯皮,以真思考互助互利的原则,那么世界基本上会风平浪尽,我希望特郎普先生对国际分柝清醒一点,做到悬岩勒马。那么大哥大还是你的
俄、美、以会晤无果而终!分歧怎么就这么大呢?
三方会谈是在6月24日-26日举行,以色列直到6月18号才正式公布三国会谈的消息。内塔尼亚胡形容此次会谈“史无前例”,“对当前动荡时期的中东稳定非常重要”。他还表示,促成此次三方会谈“有力地证明了以色列的国际地位”。而实际上,伊朗在叙利亚的军事存在将是会谈的主题。
俄外交部消息人士称,此次会谈旨在为化解叙利亚和整个中东地区危机找到切实可行的共同行动方案。俄方认为,寻找解决叙利亚问题的新机制并不意味着背离阿斯塔纳等机制。目前叙利亚局势摆在那里,美国已经不在提从叙利亚撤军的问题,围绕伊德利卜冲突降级区的谈判也陷入停滞,在俄罗斯空军的支援下,叙利亚政府军和友军正在加快对伊德利卜的进攻节奏。
美俄以三方会谈机制如果就此形成,可以平衡俄土伊阿斯塔纳会谈机制。形成相互制衡又互为补充的多方联动机制,从而为未来幼发拉底河以东地区和阿勒颇北部地区问题的谈判解决,构筑坚实的平台基础。就此而言,这次俄、美、以会晤也算是有成果的。
实际上,所谓的“俄、美、以会晤无果而终”主要体现在这次会谈的核心问题上,就是伊朗在叙利亚军事存在的合法性问题。美国和以色列肯定是坚称伊朗的行为是非法的,而且危及到中东地区的和平与安全。而俄罗斯则认为,伊朗对消灭IS恐怖组织武装的战争胜利有重要贡献。
俄罗斯现在公开向美以表明,伊朗出兵叙利亚是在巴沙尔政府邀请下进行的,因此具有合法性。这的确也是俄罗斯的叙利亚战略的需要。要保证俄罗斯在叙利亚的战略利益,尤其是在塔尔图斯和赫梅米姆两座军事基地的长期存在,就必须保证巴沙尔政府的安全和稳固。在这一点上,俄罗斯和伊朗是完全契合的。
美国和以色列想让伊朗撤离全部军事力量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在叙利亚领土上,还有美国、法国和土耳其这些非请自来的域外国家军事势力。“要么都在,要么一起撤”这是个死结,要想揭开,需要长期的谈判和相互妥协才能实现。有分歧不怕,只要能坐下来谈就是最大的进步。
不是无果而终,是提问者没看到成果罢了。可以多写点,1000字来讲清楚。
这次会议的成果会在未来一段时间持续显现。
木叔从各方面获得的消息可以判断,这次会议有3个主要成果。
过去从没有在以色列召开美国和俄罗斯的高级安全代表会晤的会议。
从这次会议的标志就能看出,以色列在美俄两国外交中的地位。
这次会议是内塔尼亚胡和普京敲定的,普京很愿意派人前来,这对以色列是极大的支持。
普京的安全顾问帕特鲁舍夫的表态也很积极。他说,俄罗斯特别关注以色列的安全,一个原因是该国有100多万俄罗斯裔犹太人“同胞”。
美、俄丶以会晤无果而终,个人认为主要原因是:
1,美以的要求,与俄国的利益无关,而且从中长期看,可能对俄罗斯的中东利益有害无益。然而美以拿不出具有同等利益的条件与俄罗斯做交易,只想要俄罗斯协作,而美以自身还不具备胁迫俄罗斯的实力。
3,美以只想讨论叙利亚问题、伊朗问题,这些以美以当下的能力无力解决的问题,希望俄罗斯无条件合作。从这一点看,美以两国执政者对国际关系的现实,认识不足。俄罗斯之所以参加会晤,只是试探美以的态度。而会唔的结果,显然令俄罗斯兴趣索然。估计美、以、俄的三方会晤到此为止了,可能不会有下一回了。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美以两国,还没适应全球局势的转变,还在坚持零和博弈的思维方式,而自身相对实力又下降得比较厉害。估计中东还会继续乱下去,其他势力在中东赶不走美以,美以也搞不定中东。
根据以色列《耶路撒冷邮报》18日就报道,俄、美、以三国将在本月24日至26日进行会晤,议题的主要内容,可能是伊朗和叙利亚的有关问题,但是很显然,这样的会晤不可能会达成什么成果。
因为双方存在着最根本的分歧,那就是美国对俄国家政权的颠覆企图,导致美俄将会长期处于对抗的状态,而这一结果就是俄罗斯为了自身利益,必然不会同意美国提出的任何要求,因此会晤无果而终,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从二战结束之后,美国出于全球战略扩张的需要,将当时的苏联列为了美国的首要打击目标,并因此拉开了针对苏联的冷战序幕,在这场长达40多年的冷战中,美国最终还是打垮了苏联,并导致其彻底解体。
但是很遗憾的是,从苏联的尸体上独立起来的俄罗斯,并没有因此放弃崛起的信念,结果导致美国针对俄罗斯的全面打压,甚至美国议员还曾在国内公开叫嚣道,俄罗斯只有继续分裂下去,才不能对自由世界产生伤害,这意味着美国从战略上就是希望俄罗斯彻底崩溃,直到其不能对美国构成威胁为止。
很显然对于美国人这样的图谋,曾经成为世界一极的俄罗斯人是不会接受的,最终前俄总统叶利钦,还是选择了走独立自主发展路线的强硬派人物---普京,作为了自己的接班人,继续领导俄罗斯前进。
因此从2000年开始,俄罗斯与美国之间的对抗就已经再一次展开,虽然两国并没有因此陷入连绵的战争中,但是伴随着各种经济制裁和代理人战争,美俄之间的斗争正随着两国之间实力的变化而变得越发激烈。
无论是车臣战争,还是叙利亚内战,又或者是美伊对抗,对于俄罗斯与美国来说,在保证双方不出会发生直接战争的情况下,尽可能的从对方身上“挖下一块肉”,已经成为了双方都在努力的目标,哪怕这么做会伤害到第三方国家也在所不惜。
无论是2011年爆发的叙利亚内战中,还是美国从2018年开始对伊朗实施的制裁中,美俄两国之所以会争斗不休,甚至有时还大打出手,事件背后所蕴含的,其实就是美国与俄罗斯对这两个地区利益的争夺。
比如在叙利亚内战中,美国鼓动反对派攻击叙利亚政府,主要目的就是希望能颠覆亲俄的叙利亚阿萨德政府,然后利用自己扶持起来的亲美政府,收回俄罗斯在叙利亚境内建设的塔尔图斯军港以及“赫梅米姆”空军基地,然后将俄罗斯的势力彻底赶回黑海。
而俄罗斯为了避免自己失去在地中海地区的后勤基地,也不得不被迫在2015年派遣“志愿军”支援阿萨德政府,并帮助其打败反政府武装,挽回濒临崩溃的败局。
以色列邀请美国、俄罗斯讨论伊朗在叙利亚的军事存在问题,这让俄罗斯有点尴尬,也比较为难,彼此间的分歧因为美国的掺和而放大,迫使俄罗斯采取比较强硬的立场去博弈,去讨价还价,三方会晤无疾而终再正常不过了,若是达成交易才比较奇怪。
6月24日-26日,以色列、美国、俄罗斯三国的安全高官在耶路撒冷举行三方会谈,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以色列国家安全顾问梅尔·本·沙巴特、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俄罗斯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帕特鲁舍夫大将是这次会谈的主角,会谈的主要议题就是:伊朗在叙利亚的军事存在。在6月20日的美伊军事冲突后,以-美-俄关于伊朗的会谈就显得更加引人注目。
客观地说,俄罗斯与以色列的关系比俄罗斯和伊朗的关系更密切,但俄罗斯与美国的关系跟美国与伊朗的关系一样差,以色列-美国-俄罗斯三方凑在一起主要讨论以色列与美国的两大眼中钉——伊朗、叙利亚的问题,是在给俄罗斯出难题,俄罗斯在这其中显得比较被动,但也给俄罗斯扩大了与美国博弈的空间。
于是,俄罗斯率先出手,先声夺人,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6月24日在莫斯科先给俄罗斯的立场一锤定音,他说伊朗是应叙利亚合法政府的邀请前往叙利亚协助反恐,俄罗斯在所有的国际谈判中承认叙利亚境内的伊朗军事存在的合法性。拉夫罗夫强调,在以色列-美国-俄罗斯的三方会谈中,俄罗斯也是持有这个立场的。
拉夫罗夫在三方会谈前夕“亮剑”,给以色列、美国出了一道难题,就看美伊如何出招,或者说怎么让利、交易,才能逾越俄罗斯划下的这道红线,以色列-美国-俄罗斯在三天的会谈中本质上是围绕这一点进行谈判,博弈。
以色列把驻扎在叙利亚境内的八万伊朗系军队视为国家安全的头号威胁,一直要求伊朗军队撤出叙利亚,为此,频频向叙利亚、俄罗斯施压,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多次访问俄罗斯,与普京会谈,目的是为了说服俄罗斯出手,帮以色列把伊朗军队“请”出叙利亚。在某些阶段,普京还真的被内塔尼亚胡说动了,或明或暗地要求伊朗军队撤离叙利亚,遭到了伊朗的强硬拒绝,俄罗斯与伊朗的关系因此几经波折。
根据新华社6月25日的消息,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俄罗斯安全会议秘书帕特鲁舍夫、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耶路撒冷就伊朗在叙利亚的军事存在问题举行了会晤,但却没能达成任何协议,也没有达成任何共识。美、俄、以三方会晤无果而终,原因是分歧太大。新华社在报道中称“三方立场大相径庭”,但实际上应该称为“双方”,美、以虽是两国,却同属一个阵营,俄罗斯为另一方。
帕特鲁舍夫
以色列是美国的盟友,两国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基本上一致,实属一方——在会晤中,博尔顿、内塔尼亚胡都认为伊朗是地区和平的威胁,并坚持伊朗必须从叙利亚撤军的立场。博尔顿将伊朗称为“好战和侵略行为的源头”,内塔尼亚胡则一再强调“伊朗必须从叙利亚撤出去”。俄罗斯在该问题的态度与叙利亚政府一致,始终支持伊朗留在叙利亚境内,与美、以两国的态度截然相反,双方的分歧根本就没有可调和的空间。
从双方的分歧上来看,未就此问题达成任何协议或共识是很正常的,并不让人感到奇怪。此次三方会晤由内塔尼亚胡提议举行,早在2019年2月他就向俄罗斯总统普京提出该建议。叙利亚内战始于2011年3月15日的反政府示威活动(阿拉伯之春),后来演变成了武装冲突。尽管美国打着“反恐”的旗号进入了叙利亚,然而其实际上却是试图推翻巴沙尔政权,在美国及其盟友的支持下,叙利亚各派反政府武装得以快速发展,并控制了叙利亚大部分地区。
伊朗随即向叙利亚派兵对巴沙尔政府施以援手,但伊朗政府只承认在叙利亚境内存在“军事顾问”。伊朗政府将在叙利亚境内存在的军事力量称之为“志愿军”,正是在伊朗“志愿军”以及俄罗斯、伊拉克什叶派、黎巴嫩真主党的帮助之下,叙利亚政府才得以扭转局势——控制区从不足其国土面积的20%扩大到了目前的70%以上,叙利亚反政府武装目前主要集中在伊德利卜、阿夫林、曼比季以及库尔德武装控制区。
从俄罗斯、叙利亚政府的角度出发,伊朗帮助打击了叙利亚境内的恐怖主义势力以及反政府武装,为推进叙利亚的和平进程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帕特鲁舍夫在会谈中强调了这一点。但从美、以等国的角度来看,正是伊朗、俄罗斯等出兵的帮助,巴沙尔政府才得以“苟延残喘”,不仅让美、以等的战略目标无法实现,而且还让俄、伊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得以扩大,威胁到了美国等的利益。
伊朗、俄罗斯与美、以属于对立的双方,分歧当然大,谈不拢很正常。伊朗与美、以两国是真正的敌对国家,伊朗主导建立的“什叶派之弧”更是两国的眼中钉,必欲除之而后快。在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后对伊朗提出的12个条件中,就包括从叙利亚撤军以及停止支持胡塞武装、黎巴嫩真主党、巴勒斯坦哈马斯。以色列就不用多说了,自伊朗出兵叙利亚后,就一直对叙利亚境内的伊朗军事目标进行空袭。
由此可见:美、以对伊朗在叙利亚境内的军事存在的重视程度。而伊朗的军事存在,却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俄罗斯实现了其战略目标,这是俄罗斯支持伊朗留在叙利亚最重要的原因。俄伊虽存在着历史问题,但现在却是有很多的利益共同点,属于“准盟友”的关系——帕特鲁舍夫将伊朗称为“俄罗斯的盟友”,并反对将伊朗视为地区威胁。对于美国等将伊朗认定为阿曼湾油轮被袭事件的幕后黑手,帕特鲁舍夫也表示了反对,认为应该进行深入调查。
内塔尼亚胡敦促2011年后抵达叙利亚境内的外国军队全部撤离,但在短期内根本不可能实现——相对来说,美、英、法、伊等国还好解决,但俄罗斯、土耳其却绝对不会轻易撤军。其中,俄罗斯好不容易才实现了重返中东的战略目标,而土耳其却对叙利亚的领土有着很大的野心,两国都不可能因为以色列撤军。俄罗斯参与此次会晤,实际上就是因为考虑到了与以色列的良好关系,普京算是给内塔尼亚胡一个面子,但却不可能放弃本国的利益。
各方追求的利益不一样啊!
中东局势雾里看花——俄罗斯想的是如何在叙利亚展开最后一战,彻底扫清反对派残余;但是中间却隔了个土耳其;伊德利卜怎么办?
土耳其建立的“军事降级区”里面的美国军事基地怎么办?还有美国人支持的库尔德武装呢?伊德利卜不拿下来,俄罗斯怎么向叙利亚政府交代呢?
美国表面上是从叙利亚撤了军,但是无论如何,美国人也不会放弃库尔德武装啊?毕竟人家在当初在抗击isis时还是立下了汗马功劳,为阿萨德政权夺回了大部分失地!
当然,更让美国头疼的就是伊朗了——伊朗可不比当年的伊拉克那么好对付——八千多万人口;国内没有大的反对派势力可以利用;
而且美国单方面退约,首先在国际道义上就说不过去;再见加上美国又愚蠢的制裁了伊朗的最高精神领袖和外交部长;伊朗也理所当然的关上了谈判的大门;
还有以色列;这也是一个不好对付的主;由于犹太人势力集团的存在,无论是美国还是俄罗斯对内塔尼亚胡都是投鼠忌器;
更何况美国还打算在中东推出“世纪协议”以讨好以色列;而以色列对伊朗在中东坐大又是耿耿于怀,对打击伊朗在叙利亚的存在是竭尽全力。
因此,俄罗斯、美国、以色列三方利益诉求完全相互矛盾,难以找到利益共同点,缺乏合作的基础,当然最后也只能够无果而终了。
6月25日以色列、美国、俄罗斯三方在耶路撒冷东方酒店召开专题会议。参与会议的包括东道主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以国安顾问梅尔·本·沙巴特、美国总统国安顾问约翰·博尔顿以及俄罗斯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尼古拉·帕特鲁舍夫。这次会议是今年2月内塔尼亚胡访问俄罗斯与普京敲定的,旨在为化解叙利亚和整个中东地区危机找到切实可行的共同行动方案。
(沙巴特、博尔顿、内塔尼亚胡、帕特鲁舍夫)
会议说是为了化解叙利亚和整个中东地区危机,其实核心议题就是一个,“伊朗在叙利亚的军事存在”。在这一问题上俄罗斯与美、以分歧很大。帕特鲁舍夫不认同美国和以色列有关伊朗是“地区安全的主要威胁”的观点,并表示以色列在叙利亚对伊朗部队及其代理人的空袭是“不可取的”。俄罗斯认为伊朗在叙利亚的军事存在在打击恐怖分子和稳定地区局势做出了很大贡献。当然俄罗斯也理解以色列的安全关切和担忧,并正在努力解决这一问题。俄罗斯安抚以色列的理由是,以色列境内有200万前苏联移民及其后裔,双方有共同的历史认知。
(帕特鲁舍夫讲话)
很显然俄罗斯是想跟以色列讲情怀,然而情怀不能当饭吃。对于以色列而言,伊朗在叙利亚的军事存在对于以色列的安全构成直接威胁,以色列不可能妥协。所以以色列不可能停止对叙利亚境内伊朗目标空袭,但是以色列希望俄罗斯从中斡旋,毕竟以俄之间关系也是十分紧密。更何况以色列拿准了俄罗斯的利益诉求,其在叙利亚就是希望能够保住阿萨德政权,从而确保自己在叙利亚一切既得利益。所以以色列便一直试图将伊朗势力的撤离与阿萨德证券的安危联系在一起,逼迫俄罗斯协调伊朗离开。
(普京与内塔尼亚胡)
对于美国而言,则一直强调俄罗斯对于伊朗在叙利亚的军事支持。美国的目的就是想借此向伊朗施加压力,强调伊朗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的扩张。因为自叙利亚内战以来伊朗便借着援助叙利亚政府为名义,组织大批什叶派民兵前往叙利亚,而且还在借助叙利亚复兴社会党地方组织发展和培养亲伊朗民兵。这根支持伊拉克巴德尔民兵、支持黎巴嫩真主党、也门胡塞武装几乎是一个套路。阻止伊朗进行影响力输出也是美国遏制伊朗“四项要求”之一。然而俄罗斯对于伊朗的支持无疑成为一大阻力,所以美国一直试图让俄罗斯停止这一切,作为交换美国可能会彻底从叙利亚撤军,并且确保阿萨德政权的安全,承认其合法性。
(特朗普与鲁哈尼)
这次会谈没有达成任何共识,这也很正常,毕竟本身美俄关系才刚刚重启,双方需要先增强彼此之间的互信才能够在其他相关区域性问题展开对哈。这次G20峰会特朗普将会与普京举行会晤,这是美俄首脑将近一年以来的第二次正式会谈,具有重要意义。毕竟自去年赫尔辛基会议之后,美俄关系回暖,然而在经历了叙利亚、乌克兰、委内瑞拉以及《中导条约》等问题的尖锐对立后,双方关系再次紧张,急需加强沟通交流。
本文图片来自谷歌图片,感谢提供,欢迎大家批评指正留言点赞!
俄美刚共同军演完,普京又要与川普会晤,其中透露出什么信息?
川普有联俄反中的意图。尽管川普联俄的动作遭别美国反俄派強力抵制,但川普也可能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继续向俄伸出橄榄枝。
普京和俄罗斯需要和美国缓解关系,让美国取消制裁,扩展生存空间。
两个月后美国大选,川普急于会唔普京,可能与选举有关。
川普说了,以上都是假新闻。俄美军演,压根就是没影的事儿;只不过双方在白令海峡处进行了一番联合搜救的演习,主要旨在民用合作。
普京要与川普会面,更是不可能的任务;首先,川普的心思现在根本就无暇顾及俄罗斯;其次,普京提议“解除对伊朗的武器禁运“在联合国非常任理事会美国坚决反对,普京也犯不着对美国低三下四。
其三,美国对俄罗斯主导的“北溪-2”工程使尽全力打压,德国政府以及承包施工的若干国家的公司基本上处于全面停工状态,普京总统气不打一处来,为什么要见川普?
其四,美国总统大选投票的日子还剩下不到80天,俄罗斯或者其它大国都在小心翼翼避免过早接近或者疏远川普政府——万一川普落选,拜登当然会心生芥蒂;为了“避嫌”,普京也不会与川普见面;
其五,普京执政多年了,心里完全明白俄罗斯的战略重点——谁是俄罗斯的朋友(财神),谁是俄罗斯的对手(战略核武器);
其六,俄罗斯现在主要的困境是国内的经济——经济不发展,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没有明显上升,无论多少“高精尖”武器都无法改变这一困境;
谁能够帮助俄罗斯?只有它在亚洲的邻国,甚至还有日本——“等距离外交”,才是俄罗斯的首选;
最后,美国政府没有给足普京面子——美国政府拒绝了俄罗斯提出的共同烟发新冠疫苗的建议,对俄罗斯最先宣布新冠疫苗成功的消息反应冷淡——
说到底,普京算是活明白了——现在的俄罗斯,不必那么急着见美国总统;俄罗斯承受了美国以及西方国家N 多的经济制裁,一咬牙不就过去了吗?何必那么上杆子求见川普呢?
普京拜登将首次会面,未来的俄美关系会走向何方?
拜登跟谁见面都没用,跟谁见面都是玩假,骗,欺诈,玩美国利益。所以,拜登最终就是孤家寡人,没人信,没人来往。自己单干。会见日本和韩国就是最好的例子。他太聪明头顶了,他以为世界就他聪明。其实,他是什么都做不成,做不了的一个玩嘴的骗子,恶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