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美首脑于日本大阪举行了会谈!会晤后,是否能够缓解两国的紧张关系?
积怨重重,矛盾颇深的俄美两国,根本不可能因为仅仅一次来之不易的首脑会晤就让两国关系雨过天晴。甚至缓和都谈不上,倒是可以理解成是双方为了不让对峙局势更加失控罢了。
俄罗斯是美国称霸世界道路上最大的障碍,美俄两国在全球范围内有着激烈的军事和政治博弈。这并不是简单的三核桃俩枣的事,更不是双方首脑会晤你谦我让然后就可以相逢一笑泯恩仇的。美俄之间是你死我活的斗争,只不过双方都不能够对对方做出误判,让双方紧张关系失控甚至发生正面冲突。因此,俄美首脑会晤很有必要,但也不是对美俄关系药到病除的良药。
美俄两国如今在许多重大国际问题上不得不进行接触沟通,双方首脑会晤就是最重要的一环。美俄两国在伊朗,叙利亚,委内瑞拉,乌克兰等问题上必须要进行更直接的谈判。这种会晤谈判最直接的作用就是稳住局势,让美俄双方都在各自可控范围内进行政治博弈。很明显,美俄首脑会晤并不见得就能缓和俄美关系,但是最起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情况更糟糕。
普京和特朗普这次在日本大阪举行会晤,的确来之不易。无论如何这都是国际社会乐见其成的。虽然国际社会有部分势力更愿意看到俄美对峙,好从中获利;但是俄美首脑大阪顺利会晤,让这些国家失望了。
美俄两国有着在各领域有着范围广泛,规模巨大的利益冲突,这就决定了双方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和解。虽然国际媒体对俄美首脑会晤翘首以盼,争相报道,但是一次简单的会晤说到底是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并不能缓和紧张的俄美关系。俄美两国接触总比老死不相往来更好,这对整个世界的稳定都是有一定影响的,所以对于这次俄美首脑会晤,还是必须给予积极肯定的!
个人观点,欢迎浏览。同时大家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
美俄首脑在日本🇯🇵大阪举行会谈,是可以暂缓双边的紧张关系。
冷战时期,美苏争霸,由于美欧因素,苏联不战而解体,俄罗斯人对此耿耿于怀。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衣铱,美欧趁人之危,处处盛气凌人,不依不饶,欺骗了俄罗斯,继续东扩。将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压缩到俄边境,让俄罗斯如临大敌,如鲠在喉,尽吃哑巴亏。
普京大帝上任伊始,俄罗斯经济处于崩溃边缘,军队涣散无战斗力,国内矛盾日益尖锐。普京大帝带领俄罗斯卧薪尝胆,忍辱负重2O年,终于国民经济,社会,军队逐步走上正轨,实现了俄罗斯的华丽转身。为了舒解俄罗斯🇷🇺的战略窘境,实行围魏救赵的策略,假借反恐之名,直接参与叙利亚内战,并获得了辉煌胜利。在中东站稳脚跟后,普京大帝的双鹰头策略不变,涉足委内瑞拉,利比亚,伊朗等国际热点,扼制了美国的霸权主义扩张。
特朗普上台后,采取退群外交,先后退出丅PP,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气候仪定书》,尤其是撕毁巜中导条约》,《伊核协议书》,激起了俄罗斯,伊朗的愤慨和失信于国际社会。
在这次美伊危机中,战争一触即发,尤其是海湾油轮被袭,美国🇺🇸全球鹰被击落,美伊间更是剑拨怒张,由于失道寡助,美国得不盟国的普遍支持,只好忍气吞声,咽下这一口恶气。
综上所述,美国的战略目标是大国战略,围堵中俄是美国不变的战略目标。尤其是美俄的战略是不可调和的,只有美中🇨🇳俄达到战略平衡,世界才能重拾和平发展的轨道。
谢谢邀请、赏阅、评论、转载和点赞!
俄美首脑普京与特朗普不仅在日本大阪G20峰会期间举行了双边会晤,会谈后双方均表达了积极的信息,甚至邀请对方对本国进行国事访问,并且,普京与特朗普还在G20峰会期间的活动中互动频繁,例如:在日本安倍晋三安排的招待晚宴上,更是刻意的将这两位安排在东道主安倍晋三的两侧,不过这两位在就餐期间隔着安倍晋三碰杯,而无视安倍晋三的存在着实让安倍极为尴尬,面色凝重起身离席!
不过美国与俄罗斯紧张关系的改变几乎不可能实现,美俄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久病难医或者积重难反来形容,又或者更为专业一点,那就是美俄作为世界上军事实力最为强大的对手,有着难以克服的结构性矛盾!不会因为两国首脑一两场愉快的会谈就能够解决!
在国际格局中,美俄是具备战略竞争关系的对手,美国从冷战开始就专注于扼制和压制苏联以及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目前基本上已经对俄罗斯全面的临近边界全面围堵,但是近些年来俄罗斯与美国的战略博弈,也开始调整战略和方向!
即:在关乎俄罗斯核心利益的边境地区,面对美国及盟友的战略迫近,坚持抗争丝毫不退让,例如:俄罗斯与以美国为首的乌克兰之争,俄罗斯即便无法让整个乌克兰就在自己的怀抱,那么就强行拿下克里米亚,并策动支持乌东地区闹独立,俄罗斯强硬的立场,让美国为首的西方无法彻底拿下乌克兰!
在美国推行打击颠覆全球反美或者不听话国家的行动中,以较小的代价支持这些被美国下手的国家,例如:叙利亚、委内瑞拉和现在的伊朗!美国行动上升一个层级,俄罗斯对应的支持措施也就上升一个层级!
当然俄罗斯对美国的战略对抗,肯定离不开核武器和核武器的更新换代的能力,不过俄罗斯的国力已经严重的低于美国,全面对抗只是奢望,因此俄罗斯主要做的是是重点发展不对称核打击能力,例如:发展高超音速导弹和地面机动弹道导弹发射车!
俄美若真的想改善关系,唯一的可能是美国让出东欧和中亚地区,俄罗斯不再涉足中东或者拉丁美洲地区,奈何特朗普在国内无法说服美国的鹰派,也国也无法左右欧盟和欧洲各国的主张!俄罗斯也不大可能冒险彻底撤出中东和拉丁美洲,假如美国反悔呢?岂不更加被动!
借日本大阪G20峰会,特朗普与普京再次举行了双边会谈,至于两人会谈后美俄关系是否能够得到改善,现在应该还是一个很大的问号。这主要是因为:
一,从美国国内的政治环境看,过去几年,美俄关系继冷战以后之所以又陷入相互对抗的陷阱,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西方一批传统政治精英紧抱上世纪的冷战思维不放,现在这些人在西方特别是在美国仍有强大的市场,只要这些人不放弃冷战思维,只是通过特朗普与普京的几次会谈,美俄关系就很难从根本上发生改变。要知道,正是因为美国国内的反俄势力强大,才使得特朗普自己都无法摆脱“通俄门”的困扰,而他要在这种情况改善对俄关系,就注定了他能发挥的空间有限且难有作为。拿不出改善对俄关系的长期和行之有效的政策,美俄关系又怎么能够实现翻盘呢?而俄罗斯的对美政策也肯定不会是基于对特朗普个人意愿的判断,他会根据华盛顿的整个政治生态去做选择;
二,从外部条件看,特朗普想改善对俄关系,能说服普京的唯一理由无非就是美俄两国所谓共同的战略利益,其实就是特朗普想拉俄罗斯为美国的战略利益服务(如印太战略),但要说服普京,特朗普现在又拿不出足够的本钱与俄罗斯做成这笔交易,从经济制裁到军事围堵,从俄欧输气管道到阻止印土两国购买S一400防空导弹系统,都只是在增加对俄施压筹码,特朗普也难于或者根本就不愿意把俄罗斯从美国国家安全报告中的“战略对手”的成份抹去。而更为重要的是,对俄罗斯而言,现在谁都知道美国目前的所做所为才是当今世界各国所共同面临的严重威胁,国际传统政治板块也正是为了应对这种威胁才开始发生巨烈的变化,俄罗斯又怎么能反其道而行之呢?再说俄罗斯要改善与美国的关系,就必需按照特朗普的意愿实现重大战略调整,不但要为美国舍弃巨大的战略利益,还要为自己承担巨大的战略风险,而美国又真的能为俄罗斯做些什么呢?当风险大于利益时,普京能这样干吗?
所以说,在目前条件下,要改善与俄罗斯的关系,也许只是特朗普的一厢情愿罢了,从去年两人芬兰赫尔辛基的私密会谈,再到今年日本大阪的开放式会晤,从这两次见面,相信大家也是能看清楚今后美俄关系发展的大致脉络的。
美俄关系不会因为美俄领导人在G20峰会上的会晤就会缓和,而现在因为美伊危机升级,而伊朗问题背后是美俄博弈的另一个领域罢了!
1.看看上面的图片,拿着高脚杯的特朗普用可乐跟普京的保温杯碰杯喝酒,特朗普的尴尬与普京的淡定,就让美俄关系凸显出来:你特朗普荒唐不换药,我普京就拿着保温杯跟你碰杯就是了,反正日本才是东道主,我们之间的事情,不会一杯酒能够解决的。
2.现在对于俄罗斯来说,乘着美国跟伊朗掐架,加快在全球进行部署,破局才是正道。而美俄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不是说缓和就缓和的。
3.从能源来看,美俄都是石油生产国;从军事上来说,美俄核武器占到全球绝大部分;从未来来看 ,中导条约的废弃已经不可避免,特朗普现在也不会缓和,而俄罗斯已经做好了未来没有限制之后,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的可能性。
4.叙利亚、委内瑞拉、利比亚、也门、伊朗、“曹县”......全球来看,美国与俄罗斯的矛盾到处都存在。而在中东地区的较量,才刚刚开始:美国要推行中东大战略,必然想扳倒伊朗,实现所谓的MESA(中东版小北约),进而控制OPEC,抢夺国际能源定价权。这种态势下,俄罗斯必然会积极应对,站在美国对立面的。
这不,美国的F22刚刚到达卡塔尔乌代德空军基地,俄罗斯就宣布:对售卖给伊朗的S400持开放态度!
俄罗斯刚刚在克里米亚进行武器装备展示,美国军舰就将海军陆战队运送到乌克兰,要举行军演!
伊朗媒体报道:维也纳伊核协议没有达成共识,伊朗已经宣布伊朗的浓缩铀库存即将“破限”!而随着7月7日,伊朗突破伊核协议的限制,国际社会尤其是美国必然会进行反击,而俄罗斯强势支持伊朗,自然与美国的关系不会因为G20峰会上“碰杯”而“释怀”的!
特朗普在G20峰会上和俄罗斯总统普京除了面带笑意的碰杯互动一外,表面上向世人展现出了大国领导人的风彩,这也是日本首相安倍有意安的座位,但特朗普和普京的互动却冷漠了东道主安培晋三,使得安培尴尬的离开了坐位!这一幕从表面上看似乎两个人很友好,由此人们就猜想两大军事大国是否有缓和关系的可能?!同时两人又在峰会期间举行了双边会谈!还在会谈中相互调侃!气分也显得比较和悦!
其不知这些表面现象是掩饰不了世界两个军事大国的对立博弈的!美俄在中东的明争暗斗还在因美伊的的关系上斗的风起雲涌?美国的霸权行经和特朗普的商人性格,以及美俄在中东,叙利亚,乌克兰等利益的争夺冲突,他们的关系能缓和吗!?对世界的整个格局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绝不能被一时一事的表面所迷判。也决不能一叶障目!
美俄都是在笑里藏刀!暗地里使劲!只是目前还没有到撕破脸皮明火执仗的时候!
普京拜登6月16日在日内瓦会晤,俄美关系能否“破冰重启”?
有三种可能。
第一种,破冰重启。前提是美国作出谦虚的姿态,承认俄罗斯在北极地区以及中东,东欧等地区的强势存在,并且不进行争夺与对抗。
第二种,不欢而散。前提是美国继续以领导者的态度要求俄罗斯在乌克兰,白俄罗斯,中东,以及北极地区保持克制,并且分享权力。
第三种,维持现状。双方谈不拢,俄罗斯继续强势进攻,美国依然无奈防守,各种继续主张自身利益。
但是本次会晤美国更为迫切,俄罗斯收放自如。所以很有可能类似取消对北溪2的制裁,适当放弃相对次要的利益,一方面表达自己的诚恳,另一方面让俄罗斯给以适当对等的让步。
争取俄罗斯对美国十分重要。如果美俄关系得到缓和,那么压力最大的是中国,这恰恰是美国目前战略重心所在。所以,美国肯定会尽力而为,促使此次会晤有实质性的成绩。
目的十分明确,能达到什么程度的共识,主要看美国让步的程度,和用来交换的利益对俄罗斯的价值。
俄、美、以会晤无果而终!分歧怎么就这么大呢?
各方追求的利益不一样啊!
中东局势雾里看花——俄罗斯想的是如何在叙利亚展开最后一战,彻底扫清反对派残余;但是中间却隔了个土耳其;伊德利卜怎么办?
土耳其建立的“军事降级区”里面的美国军事基地怎么办?还有美国人支持的库尔德武装呢?伊德利卜不拿下来,俄罗斯怎么向叙利亚政府交代呢?
美国表面上是从叙利亚撤了军,但是无论如何,美国人也不会放弃库尔德武装啊?毕竟人家在当初在抗击isis时还是立下了汗马功劳,为阿萨德政权夺回了大部分失地!
当然,更让美国头疼的就是伊朗了——伊朗可不比当年的伊拉克那么好对付——八千多万人口;国内没有大的反对派势力可以利用;
而且美国单方面退约,首先在国际道义上就说不过去;再见加上美国又愚蠢的制裁了伊朗的最高精神领袖和外交部长;伊朗也理所当然的关上了谈判的大门;
还有以色列;这也是一个不好对付的主;由于犹太人势力集团的存在,无论是美国还是俄罗斯对内塔尼亚胡都是投鼠忌器;
更何况美国还打算在中东推出“世纪协议”以讨好以色列;而以色列对伊朗在中东坐大又是耿耿于怀,对打击伊朗在叙利亚的存在是竭尽全力。
因此,俄罗斯、美国、以色列三方利益诉求完全相互矛盾,难以找到利益共同点,缺乏合作的基础,当然最后也只能够无果而终了。
不是无果而终,是提问者没看到成果罢了。可以多写点,1000字来讲清楚。
这次会议的成果会在未来一段时间持续显现。
木叔从各方面获得的消息可以判断,这次会议有3个主要成果。
过去从没有在以色列召开美国和俄罗斯的高级安全代表会晤的会议。
从这次会议的标志就能看出,以色列在美俄两国外交中的地位。
这次会议是内塔尼亚胡和普京敲定的,普京很愿意派人前来,这对以色列是极大的支持。
普京的安全顾问帕特鲁舍夫的表态也很积极。他说,俄罗斯特别关注以色列的安全,一个原因是该国有100多万俄罗斯裔犹太人“同胞”。
6月25日以色列、美国、俄罗斯三方在耶路撒冷东方酒店召开专题会议。参与会议的包括东道主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以国安顾问梅尔·本·沙巴特、美国总统国安顾问约翰·博尔顿以及俄罗斯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尼古拉·帕特鲁舍夫。这次会议是今年2月内塔尼亚胡访问俄罗斯与普京敲定的,旨在为化解叙利亚和整个中东地区危机找到切实可行的共同行动方案。
(沙巴特、博尔顿、内塔尼亚胡、帕特鲁舍夫)
会议说是为了化解叙利亚和整个中东地区危机,其实核心议题就是一个,“伊朗在叙利亚的军事存在”。在这一问题上俄罗斯与美、以分歧很大。帕特鲁舍夫不认同美国和以色列有关伊朗是“地区安全的主要威胁”的观点,并表示以色列在叙利亚对伊朗部队及其代理人的空袭是“不可取的”。俄罗斯认为伊朗在叙利亚的军事存在在打击恐怖分子和稳定地区局势做出了很大贡献。当然俄罗斯也理解以色列的安全关切和担忧,并正在努力解决这一问题。俄罗斯安抚以色列的理由是,以色列境内有200万前苏联移民及其后裔,双方有共同的历史认知。
(帕特鲁舍夫讲话)
很显然俄罗斯是想跟以色列讲情怀,然而情怀不能当饭吃。对于以色列而言,伊朗在叙利亚的军事存在对于以色列的安全构成直接威胁,以色列不可能妥协。所以以色列不可能停止对叙利亚境内伊朗目标空袭,但是以色列希望俄罗斯从中斡旋,毕竟以俄之间关系也是十分紧密。更何况以色列拿准了俄罗斯的利益诉求,其在叙利亚就是希望能够保住阿萨德政权,从而确保自己在叙利亚一切既得利益。所以以色列便一直试图将伊朗势力的撤离与阿萨德证券的安危联系在一起,逼迫俄罗斯协调伊朗离开。
(普京与内塔尼亚胡)
对于美国而言,则一直强调俄罗斯对于伊朗在叙利亚的军事支持。美国的目的就是想借此向伊朗施加压力,强调伊朗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的扩张。因为自叙利亚内战以来伊朗便借着援助叙利亚政府为名义,组织大批什叶派民兵前往叙利亚,而且还在借助叙利亚复兴社会党地方组织发展和培养亲伊朗民兵。这根支持伊拉克巴德尔民兵、支持黎巴嫩真主党、也门胡塞武装几乎是一个套路。阻止伊朗进行影响力输出也是美国遏制伊朗“四项要求”之一。然而俄罗斯对于伊朗的支持无疑成为一大阻力,所以美国一直试图让俄罗斯停止这一切,作为交换美国可能会彻底从叙利亚撤军,并且确保阿萨德政权的安全,承认其合法性。
(特朗普与鲁哈尼)
这次会谈没有达成任何共识,这也很正常,毕竟本身美俄关系才刚刚重启,双方需要先增强彼此之间的互信才能够在其他相关区域性问题展开对哈。这次G20峰会特朗普将会与普京举行会晤,这是美俄首脑将近一年以来的第二次正式会谈,具有重要意义。毕竟自去年赫尔辛基会议之后,美俄关系回暖,然而在经历了叙利亚、乌克兰、委内瑞拉以及《中导条约》等问题的尖锐对立后,双方关系再次紧张,急需加强沟通交流。
本文图片来自谷歌图片,感谢提供,欢迎大家批评指正留言点赞!
以色列邀请美国、俄罗斯讨论伊朗在叙利亚的军事存在问题,这让俄罗斯有点尴尬,也比较为难,彼此间的分歧因为美国的掺和而放大,迫使俄罗斯采取比较强硬的立场去博弈,去讨价还价,三方会晤无疾而终再正常不过了,若是达成交易才比较奇怪。
6月24日-26日,以色列、美国、俄罗斯三国的安全高官在耶路撒冷举行三方会谈,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以色列国家安全顾问梅尔·本·沙巴特、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俄罗斯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帕特鲁舍夫大将是这次会谈的主角,会谈的主要议题就是:伊朗在叙利亚的军事存在。在6月20日的美伊军事冲突后,以-美-俄关于伊朗的会谈就显得更加引人注目。
客观地说,俄罗斯与以色列的关系比俄罗斯和伊朗的关系更密切,但俄罗斯与美国的关系跟美国与伊朗的关系一样差,以色列-美国-俄罗斯三方凑在一起主要讨论以色列与美国的两大眼中钉——伊朗、叙利亚的问题,是在给俄罗斯出难题,俄罗斯在这其中显得比较被动,但也给俄罗斯扩大了与美国博弈的空间。
于是,俄罗斯率先出手,先声夺人,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6月24日在莫斯科先给俄罗斯的立场一锤定音,他说伊朗是应叙利亚合法政府的邀请前往叙利亚协助反恐,俄罗斯在所有的国际谈判中承认叙利亚境内的伊朗军事存在的合法性。拉夫罗夫强调,在以色列-美国-俄罗斯的三方会谈中,俄罗斯也是持有这个立场的。
拉夫罗夫在三方会谈前夕“亮剑”,给以色列、美国出了一道难题,就看美伊如何出招,或者说怎么让利、交易,才能逾越俄罗斯划下的这道红线,以色列-美国-俄罗斯在三天的会谈中本质上是围绕这一点进行谈判,博弈。
以色列把驻扎在叙利亚境内的八万伊朗系军队视为国家安全的头号威胁,一直要求伊朗军队撤出叙利亚,为此,频频向叙利亚、俄罗斯施压,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多次访问俄罗斯,与普京会谈,目的是为了说服俄罗斯出手,帮以色列把伊朗军队“请”出叙利亚。在某些阶段,普京还真的被内塔尼亚胡说动了,或明或暗地要求伊朗军队撤离叙利亚,遭到了伊朗的强硬拒绝,俄罗斯与伊朗的关系因此几经波折。
三方会谈是在6月24日-26日举行,以色列直到6月18号才正式公布三国会谈的消息。内塔尼亚胡形容此次会谈“史无前例”,“对当前动荡时期的中东稳定非常重要”。他还表示,促成此次三方会谈“有力地证明了以色列的国际地位”。而实际上,伊朗在叙利亚的军事存在将是会谈的主题。
俄外交部消息人士称,此次会谈旨在为化解叙利亚和整个中东地区危机找到切实可行的共同行动方案。俄方认为,寻找解决叙利亚问题的新机制并不意味着背离阿斯塔纳等机制。目前叙利亚局势摆在那里,美国已经不在提从叙利亚撤军的问题,围绕伊德利卜冲突降级区的谈判也陷入停滞,在俄罗斯空军的支援下,叙利亚政府军和友军正在加快对伊德利卜的进攻节奏。
美俄以三方会谈机制如果就此形成,可以平衡俄土伊阿斯塔纳会谈机制。形成相互制衡又互为补充的多方联动机制,从而为未来幼发拉底河以东地区和阿勒颇北部地区问题的谈判解决,构筑坚实的平台基础。就此而言,这次俄、美、以会晤也算是有成果的。
实际上,所谓的“俄、美、以会晤无果而终”主要体现在这次会谈的核心问题上,就是伊朗在叙利亚军事存在的合法性问题。美国和以色列肯定是坚称伊朗的行为是非法的,而且危及到中东地区的和平与安全。而俄罗斯则认为,伊朗对消灭IS恐怖组织武装的战争胜利有重要贡献。
俄罗斯现在公开向美以表明,伊朗出兵叙利亚是在巴沙尔政府邀请下进行的,因此具有合法性。这的确也是俄罗斯的叙利亚战略的需要。要保证俄罗斯在叙利亚的战略利益,尤其是在塔尔图斯和赫梅米姆两座军事基地的长期存在,就必须保证巴沙尔政府的安全和稳固。在这一点上,俄罗斯和伊朗是完全契合的。
美国和以色列想让伊朗撤离全部军事力量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在叙利亚领土上,还有美国、法国和土耳其这些非请自来的域外国家军事势力。“要么都在,要么一起撤”这是个死结,要想揭开,需要长期的谈判和相互妥协才能实现。有分歧不怕,只要能坐下来谈就是最大的进步。
根据新华社6月25日的消息,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俄罗斯安全会议秘书帕特鲁舍夫、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耶路撒冷就伊朗在叙利亚的军事存在问题举行了会晤,但却没能达成任何协议,也没有达成任何共识。美、俄、以三方会晤无果而终,原因是分歧太大。新华社在报道中称“三方立场大相径庭”,但实际上应该称为“双方”,美、以虽是两国,却同属一个阵营,俄罗斯为另一方。
帕特鲁舍夫
以色列是美国的盟友,两国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基本上一致,实属一方——在会晤中,博尔顿、内塔尼亚胡都认为伊朗是地区和平的威胁,并坚持伊朗必须从叙利亚撤军的立场。博尔顿将伊朗称为“好战和侵略行为的源头”,内塔尼亚胡则一再强调“伊朗必须从叙利亚撤出去”。俄罗斯在该问题的态度与叙利亚政府一致,始终支持伊朗留在叙利亚境内,与美、以两国的态度截然相反,双方的分歧根本就没有可调和的空间。
从双方的分歧上来看,未就此问题达成任何协议或共识是很正常的,并不让人感到奇怪。此次三方会晤由内塔尼亚胡提议举行,早在2019年2月他就向俄罗斯总统普京提出该建议。叙利亚内战始于2011年3月15日的反政府示威活动(阿拉伯之春),后来演变成了武装冲突。尽管美国打着“反恐”的旗号进入了叙利亚,然而其实际上却是试图推翻巴沙尔政权,在美国及其盟友的支持下,叙利亚各派反政府武装得以快速发展,并控制了叙利亚大部分地区。
伊朗随即向叙利亚派兵对巴沙尔政府施以援手,但伊朗政府只承认在叙利亚境内存在“军事顾问”。伊朗政府将在叙利亚境内存在的军事力量称之为“志愿军”,正是在伊朗“志愿军”以及俄罗斯、伊拉克什叶派、黎巴嫩真主党的帮助之下,叙利亚政府才得以扭转局势——控制区从不足其国土面积的20%扩大到了目前的70%以上,叙利亚反政府武装目前主要集中在伊德利卜、阿夫林、曼比季以及库尔德武装控制区。
从俄罗斯、叙利亚政府的角度出发,伊朗帮助打击了叙利亚境内的恐怖主义势力以及反政府武装,为推进叙利亚的和平进程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帕特鲁舍夫在会谈中强调了这一点。但从美、以等国的角度来看,正是伊朗、俄罗斯等出兵的帮助,巴沙尔政府才得以“苟延残喘”,不仅让美、以等的战略目标无法实现,而且还让俄、伊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得以扩大,威胁到了美国等的利益。
伊朗、俄罗斯与美、以属于对立的双方,分歧当然大,谈不拢很正常。伊朗与美、以两国是真正的敌对国家,伊朗主导建立的“什叶派之弧”更是两国的眼中钉,必欲除之而后快。在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后对伊朗提出的12个条件中,就包括从叙利亚撤军以及停止支持胡塞武装、黎巴嫩真主党、巴勒斯坦哈马斯。以色列就不用多说了,自伊朗出兵叙利亚后,就一直对叙利亚境内的伊朗军事目标进行空袭。
由此可见:美、以对伊朗在叙利亚境内的军事存在的重视程度。而伊朗的军事存在,却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俄罗斯实现了其战略目标,这是俄罗斯支持伊朗留在叙利亚最重要的原因。俄伊虽存在着历史问题,但现在却是有很多的利益共同点,属于“准盟友”的关系——帕特鲁舍夫将伊朗称为“俄罗斯的盟友”,并反对将伊朗视为地区威胁。对于美国等将伊朗认定为阿曼湾油轮被袭事件的幕后黑手,帕特鲁舍夫也表示了反对,认为应该进行深入调查。
内塔尼亚胡敦促2011年后抵达叙利亚境内的外国军队全部撤离,但在短期内根本不可能实现——相对来说,美、英、法、伊等国还好解决,但俄罗斯、土耳其却绝对不会轻易撤军。其中,俄罗斯好不容易才实现了重返中东的战略目标,而土耳其却对叙利亚的领土有着很大的野心,两国都不可能因为以色列撤军。俄罗斯参与此次会晤,实际上就是因为考虑到了与以色列的良好关系,普京算是给内塔尼亚胡一个面子,但却不可能放弃本国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