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将加入欧盟和北约写入宪法,这意味着什么?你怎么看?
这是表达乌克兰下决心与欧洲融为一体,和俄罗斯的势力决裂了。
主要反映两点:
东斯拉夫人有三个国家,白俄罗斯、乌克兰和俄罗斯。当年苏联成立时主体也是他们。什么中亚和高加索波罗的海等国都是配角。
举个例子,苏联当时在联合国的席位有三个,除了苏联自身之外,就是为这两国争取的。
因此可见他们的同心同德是多重要。
但普京的做法刺痛了小兄弟乌克兰,要和俄罗斯分家,和欧洲人过日子去了。
这从东斯拉夫人的历史来讲,是很让人遗憾但也没办法的事情。
毕竟普京把事情做绝,乌克兰没办法和俄罗斯沟通解决问题,打仗又打不过,只好分家找靠山。
乌克兰宪法规定加入北约和欧盟,无疑会刺激俄罗斯。
虽然乌克兰不会马上加入,但趋势已经形成。俄罗斯为了防止出现不测,肯定要未雨绸缪。
承蒙“秋风邀请”,乌克兰最高拉达将加“入欧盟和北约”写入宪法,无疑是要对乌克兰未来的国家身份给予明确定位。加入欧盟和北约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彻底融入西方。推动这项修宪议程的正是现任总统波罗申科,他在去年3月提出设想,9月提交草案,11月乌克兰最高拉达通过了一读。可以说这项修宪案算是波罗申科的一项重要的政绩之一。这也就是为什么会在大选之前通过的原因,一切都是事先安排好的。目前的波罗申科与季莫申科和泽林斯基之间的差距其实并不算大。一些分析机构和媒体依然十分看好他。
(乌克兰最高拉达)
这里谈到乌克兰将“加入欧盟和北约”写入宪法,就不得不提当年将“不结盟”条款写入宪法一事。乌克兰的战略地位这不便多说,其是俄罗斯阻挡北约东扩的最重要屏障之一。2004年乌克兰颜色革命,亲俄派落选之后,北约和欧盟一直试图在政治、经济、军事上拉拢乌克兰。这让俄罗斯十分不安,所以在2010年乌克兰大选亲俄派亚努科维奇上台之后。俄罗斯为了避免乌克兰倒向北约,给乌克兰施加了很大政治压力,迫使其将“不结盟”写入宪法,旨在给乌克兰加入北约或欧盟设置障碍。在2014年之后,这个条款在波罗申科以及乌克兰亲西方民众看来,就是俄罗斯施加给乌克兰的耻辱。所以同年12月便修改了“不结盟地位”,为加入北约和欧盟扫清障碍,铺平道路。
(波罗申科)
乌克兰在去年3月正式加入了“北约成员国伙伴计划”,成为“准成员国”。波罗申科在上个月29日表示将会2024年申请加入欧盟。似乎乌克兰加入这两个组织的节奏正在加快。然而实际情况可能并不如乌克兰政客嘴上说的那么轻松。乌克兰现在面临最大的障碍不是俄罗斯,而是自身的改革问题。无法完成政治、经济、社会、军事甚至观念上实现彻底的改变,那么就无法达到加入北约和欧盟的标准。现在波罗申科政府很显然不具备这样的魄力,虽然其嘴上十分努力,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其不敢对自己动刀。外在表现就是乌克兰的腐败问题十分严重,一直名列欧洲腐败国家的榜首。这也难怪主演政治讽刺喜剧《人民公仆》的泽林斯基能够异军突起,现在成为了乌克兰大选最为热门的候选人。
(乌克兰亲欧民众)
乌克兰用修宪的方式来给国家身份以明确定位,为国家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然而如果不能在国家运行和管理上完全贯彻法治思想,那么一切都是白扯。乌克兰不可能凭借“抵御毛熊经验丰富”这个条件来实现自己加入北约和欧盟的目标。“中立”没有能够帮助自己免遭国土的沦丧,现在唯一的选择只能是“融入欧洲”,并加入北约这个集体安全组织。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唯一的出路就是改革。所以对于乌克兰未来走向而言,这次大选的结果就值得期待!
(乌克兰加入欧盟和北约?)
本文图片来自谷歌图片,感谢提供,欢迎加大家批评、指正、留言、点赞、关注!
一个冲动的提案获得通过,反映乌克兰拉达并非理性成熟。
①,欧盟和北约不是永恒的组织,而且内部争吵和裂痕正在增加。乌克兰欲把加入欧盟和北约写入《宪法》,真感到有些无脑。
②,乌克兰无条件的要加入北约和欧盟,也没有考虑自家几斤几两,人家需不需要!是否愿意为乌克兰经济当“慈善家”,为乌拉兰安全充当“挡箭牌”和“炮灰”。是否属于自我感觉良好?
③,乌克兰此举是要奉行永远反俄,这不符合辩证法。世界没有永远不相往来的邻居,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和朋友。乌克兰修订一部《反俄宪法》,既幼稚,也有些可笑!
由于反俄是乌克兰当前最大的政治,只要保持政治正确,无论那位乌克兰政治家发出反俄呼喊,都属于正常方寸。例如季莫申科表示;(她当选总统)乌克兰要立即加入北约!这表明了她执政的理想和决心,这没有什么问题。
但最高拉达议员要求把类似主张写入《宪法》变为全民族共同意志,显然欠缺考虑,他们是否考虑到了乌克兰760万俄罗斯族群(占乌克兰人口17%)的感受,是否也考虑了在俄罗斯境内工作和生活的400万乌克兰人的感受。他们还是否考虑到;乌俄关系总有峰回路转的一天?
在大国之间寻求平衡,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是小国乌克兰的宿命。若乌克兰政治家们不能这样正确的定位,邻国波兰亡国的历史教训,谁敢保证未来不会在乌克兰发生?
如果仅仅是波罗申科有这个想法,倒可以说明这位前糖果大王很可爱。但如果为此修改宪法并获得议会高票通过,就反映出乌克兰的悲哀:他们把加入北约和欧盟的进程,看得比保护生命还重要,把入盟和入约的结果当成护身符一般。
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会让乌克兰人产生幻觉,可以为了实现'这一“伟大”目标,而不断进行冒险。具体滴说,就是要不断地为美国和北约的要求为己任,就是不断地消耗''自己的资源与俄罗斯'作对,就是牺牲自己勇做西方与俄罗斯争斗的前锋,就是意味着乌克兰的未来将会更加灰暗,没有希望和光彩。
我们当然希望乌克兰拉达议会能够否决这个提案,因为'这种宣示十分可笑,不会获得西方的信任与尊敬,更会让严肃的政治行为,混入无厘头色彩。
有人说,只有这样做才会让俄罗斯有压力感,才能时刻提醒普京不要对乌克兰胡来。但我们不这样以为。
俄罗斯人一直都生活在强大压力当中,周边环狼四顾,必须永远保持警惕,克服一切风险。如果乌克兰默默努力,不刻意显山露水,反倒会让邻居感到心颤。但当看到乌克兰人如此可笑地把不切实际的口号写进自己国家的根本大法,俄罗斯人一定会很开,因为这样的邻居很有娱乐精神,很可爱😊
时代在变,历史不歇。一百年前,一战结束,欧洲格局重塑;七十四年前,二战终结,两极格局形成。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旧格局不断被打破,新格局却始终未形成。
当下中国的判断为“世界正处在百年一遇的历史大变局中”,乌克兰局势的演变当是一个重大标志。
作为东斯拉夫人的三个国家之一,乌克兰对俄罗斯意义重大:它亲近东邻,战略纵深地、力量倍增器二者成立;它倒向西方,前沿第一对手,军事大国不再两大噩梦降临。2013/14年乌克兰政坛“蓝黄”易帜、克里米亚出走、东乌克兰大战,曾经的东西均衡变成西重东轻,俄罗斯压力倍增,与北约对立达到冷战后的新高度。
波罗申科在任期之末,力推议会将欧盟北约两大取向写入宪法,是对西方与俄罗斯的双重宣示,将国家政策的不可逆性用宪法固化。从法理和程序上看,未来可以就此内容改写;从历史走向看,它变动的可能性很小。但从实现时间看,可能要以10-20年从长计议。一切待俄罗斯之变,其实也是世界之变。因为普京已放言:吸收乌、格等前苏国家的北约就是对俄宣战。至少在当下,北约还是听得懂的。
本月马其顿加入北约进入最后程序,巴尔干只剩下已经跟定北约的波黑与科索沃(塞尔维亚会吗),东欧的乌克兰又将军事经济“两大举措”写进宪法,对美国为首的西方而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对普京的俄罗斯来说,压力越大,反应越强。
把加入北约和欧盟写进宪法并在议会通过,这是乌克兰现总统波罗申科和乌现政权不懈的追求,是波罗申科执政几年来努力推动的结果,现在目的达到了,波罗申科可以高兴一段时日了。
但是,北约和欧盟能不能接受现在还不好说。美国肯定是乐此不彼的,因此乌克兰此举已经用行动完成了亲西方的坚定立场,也固化了与俄罗斯的敌对关系。北约接受乌克兰,就会进一步压缩俄罗斯的战略空间,暂时不接受乌克兰,北约也可把乌克兰做为战略缓冲区。北约无论怎么做都对自己有利,而乌克兰与俄罗斯继续打打闹闹正是北约所期待的。
最感到恶心的是俄罗斯。面对昔日的兄弟,现在已确定为敌人和仇人,化解仇恨已不可能,给乌克兰上点眼药也要左顾右盼,况且通欧输油输气管道还要经过乌克兰。这道题目前俄罗斯很难解。
俄罗斯也没必要烦心。克里米亚已收囊中,乌克兰东部两个州还在独立,俄罗斯还有牌可打,既使在整个乌克兰,俄罗斯也有棋可下,再则乌克兰大选在即,乌克兰政局还有很多变数。
有法德两国在,乌克兰加入北约和欧盟就会遇到困难。法德虽然也乐见俄乌矛盾和冲突,但不希望由此点燃战火。因法德正在和俄罗斯接近,还有对俄罗斯能源的需求,而几十年来法德和俄罗斯也没有根深蒂固的矛盾。
最可悲的毕竟会是乌克兰。最后的结局必然是北约和欧盟可打可弃的棋子。既使加入北约和欧盟,顶多能换来一些二手的武器装备,也可能得到一些物资资金援助,依靠北约和欧盟强军强国很可能是黄梁美梦。对乌克兰,北约和欧盟不可能有大的援助,因为乌克兰还存在不确定性。
乌克兰与俄罗斯经济互补性很强,本可以在大国之间玩玩平衡,国内也不是铁板一块,也存在各种社会矛盾,完全倒向西方,将会使社会矛盾加剧。但波罗申科不会去想这些问题,他脑子里除了自家的生意,剩下的就是西方会给乌克兰带来繁荣.安全和强盛。
马上面对大选,波罗申科的总统梦该醒了。
好像乌克兰议会是七号通过这一决议的,不是八号。
三月三十一日,乌克兰就要大选了,大菠萝此时想必如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民调太低,政绩太烂,想连任总统,只能不断地拿俄罗斯来说事,把自己的国家不断地往西方世界嘴里送,大腿在哪里?大菠萝此时多想一把抱住西方的大腿啊?然后再跪下来,好好的祈求一下美国和欧盟的垂怜。不过,似海的深情能换来梦中主子的欢心吗?我看悬。
很明显,北约或者欧盟为一方,俄罗斯为一方,乌克兰夹在中间,最理智的选择就是站直了,别趴下,不倒向任何一方。如果乌克兰非要加入一个阵营,成为另一个阵营的桥头堡,那么另一个阵营就必定会在双方的对抗中,首先对乌克兰动手,人家双方还没怎样呢,乌克兰首先就得先吃一个大亏。这么明显的态势乌克兰的大小菠萝竟然看不出来,一直活在历史的恩怨中走不出来,也不知他们的智商低,还是情商低,还是两商都不怎么高。
对于俄罗斯来说,在西方国家的不断围攻下,不能失去乌克兰的屏障,这是没办法的事,俄罗斯想放弃乌克兰都不行,对于这一点,乌克兰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乌克兰想加入北约,这个还是有可能的。因为美国的北约可以拿乌克兰来当马前卒,只要给傻傻的乌克兰换一个北约的牌子,估计乌克兰就有可能欢快的给别人当炮灰去。
但乌克兰想加入欧盟,基本上没什么可能。这么烂的经济,这么大的块头,这个锅欧盟绝对不敢背,也背不起。土耳其的例子在哪儿摆着呢,大菠萝你当欧盟是收破烂的?是开救济院的?
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拿国家的利益来做赌注,这要是在一个智商够用的国家,一定早被国民的口水淹死了。但乌克兰到处都是菠萝树,并不缺大菠萝,小菠萝,男菠萝,女菠萝,这从这次乌克兰议会能通过将乌克兰加入欧盟和北约写入宪法的提案就可以看出,乌克兰的作死绝不是大菠萝一个人在战斗,他们是整个国家整个民族都在作死的道路上一路狂奔,不死不休。
欧盟向乌克兰提供战斗机,会影响战争局势吗?
不会影响战局。这是欧盟玩的瞒天过海之计。德法以俄乌战争为借口,会加大军备投入,适当时组建以欧盟为框架的军事部队,最终为实现独立自强的欧盟而做好准备。
乌克兰连机场都被炸了,还提供战斗机?这不是笑话。德法会加速生产战机,名义上针对俄罗斯,真正的用意是要摆脱美国。
战斗机要形成战斗力有三个条件,一是训练有素的飞行员,二是完备的后勤齐备的机场,三是相对完备的数据链传播和雷达侦察系统。
先看第一个条件,飞行员乌克兰有,但一个飞行员同高的货币,所以乌克兰原有的飞行员基本与其战机数据略多,但有个根本的问题是乌克兰飞行员原来空军主要是飞苏-25、苏-27、米格-29这3款苏式飞机,而欧洲各国普遍装备的阵风、台风、狂风和F-16等,都是乌克兰空军无法在短时间内掌握的,最多波兰手上有点苏式飞机,但波兰也不会全拿出来,所以飞行员开不了欧美战机,勉强上天就是靶子。
二是机场问题,其实在开战后的2小时,乌克兰空军的基础设施就被瘫痪了。后期有几架米格-29升空的机场也被后期集束炸弹摧毁,所以乌克兰境内已经没有可形成战斗力机场,而且如修复使用,俄精确制导武器马上过来,如从境外起飞,哪就是俄和北约开站,这是欧美接受不了的。
三是战机雷达数据支援,乌克兰有的肯定都没了,就靠西方支持,缺少演习磨合的能用到什么程度难说。
所以,欧洲支援战斗机也就是为了面子上好听,做做样子,不如支持单兵导弹更好点。
如果欧盟国家真向乌方提供战斗机,那情况就完全变了。
那么,这场战争将不再是俄乌两国之战,而是俄方同整个欧盟的战争了。如果情况真正发展到那样,俄方的核弹就不是准备发射而是时时刻刻会发射。
大家都希望欧盟是装装样子,给乌方一句口头承诺打气而已。细想一下,乌国内军事设施基本都被摧毁,特别是军用机场、军用雷达等一系列战斗机支持基本都不存在了,这些战斗机如何参战?
仗打到了巷战阶段,才使用这种武器不知道有什么用。相反,这样做会加重了事态的严重性。
蜡烛倒是觉得,这个行为的态度表达,远大于实际意义。网友们,你们说呢?
欧盟各国为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对自己国家有什么好处吗?
好处尚未实现但野心不小:那就是跟随美国霸权主义东扩压缩俄罗斯的生存空间,分裂俄罗斯征服俄罗斯,最终从北向南把中国赶下大海。历史重复着千百年来的一句话: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俄乌冲突,受害最大的就是欧盟,他们依赖俄罗斯的天燃气和石油被切断,造我几乎整个欧盟天燃气等能源价格飞长,物价大幅度上涨,一些国家如法国,德国、捷克等国也纷纷出现罢工潮,可以说,俄乌冲突对欧盟一点好处都没有;欧盟为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也是迫于米国等北约的压力,经过几次的援助,欧盟等国家的武器库存也差不多耗尽,只能自已再掏钱购买或生产,毫无好处;唯一可能有的好处就是,老美向欧盟有关国家承诺,只要你们把旧的武器支援乌克兰后,我们米国卖新的现代化武器,如F35,海马斯、爱国导弹等给你补充库存,老美是这样说,能否兑现就很难说了。
谢邀.
我不研究政治,就说说一个普通老百姓见解吧.
俗话说,“无利不起早”,人与人之间有利益冲突,有时会讲点情面,会有底线.但国家与国家之间,就只有明确的利益关系.所以,欧盟各国为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是奔着赤裸裸的利益而去的.
好处之一:掠夺重要的能源资源,摆脱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
能源是欧洲现代化工业和军事发展的必需品.俄罗斯是欧洲重要的能源供给国,美国是全球重要的军事强国.现在美国要整垮俄罗斯,打仗也跟打架一样:敌不寡众.加上俄罗斯曾经被美国整的解体过,那么再来一次,相信也是很有可能的.所谓,狼狈为奸,大多都是利益使然.利益如此巨大,谁不想分一杯羹?
一旦俄罗斯倒了,丰富的能源,石油,天然气就只能任由其战胜国予取予求,随意剥夺和占有.像伊拉克,叙利亚等国家事故一样历史重演.
好处之二:衰败的欧盟需要来一针强心剂挽救和满血复活,甚至更强大.
欧洲是整体生活水平最高的州之一,财力雄厚,幸福指数高,也是很多人艳羡的地方之一.但欧州经济越来越不景气,欧盟似乎岌岌可危也是显而易见.
于是欧盟需要树立一个外来敌人,转移国内民众的注意力;这样也能重新聚集民心民意;如果助战成功,还能获得更多好处,不但改变颓势,还有迈向新的高度.
好处之三:消耗掉自己国家的陈旧性武器,测试新式武器在现代战场上的使用情况,促进和发展自己的军工事业,增强自己的军事实力,摆脱对美国的军事依赖.
只是盲目跟风美国自娱其乐,欧盟在俄,乌冲突只是服务于主子的意愿自己却陷入“能源”危机!美国只在孚“耗羊毛”收割欧洲利益,提供“秋后算账”的援助真可谓“一石二鸟”的创收之举、所以欧洲站队反俄路线注定是“机毁国亡”的惨痛教训而异!
在全世界各国领导人中,要论忽悠人美国总统拜登称第二,没有人敢称第一。整天装傻充愣,去了几次欧洲就把欧洲国家,绑上了美国反俄援乌的战车。欧盟各国本以为听从美国佬的,通过经济制裁、政治打压和外交孤立,就可以轻轻松松的将俄罗斯肢解、收割其巨额财富,美国喝酒吃肉,自己最差也能跟着喝口汤。让欧盟各国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美国佬狠起来连盟友都不放过。欧洲国家成了美国佬收割的韭菜,现在欧盟各国好处没得到,哭也只能找个没人看见的地方,偷偷的哭,活该!
西方大部分国家都受美国所控制,美国又自称佬大哥,什么世界警察,美国自身能力有限,为了达到称霸目的,保存自己的实力,就强行滩派他的盟友提供军事援助。对他国有什么利:一、紧跟美国,掠夺他国财富二、出售武器攒钱,发展生产。三、体现本国的军事与经济实力。四、反对俄罗斯,跟随美国把世界搞乱,以强欺弱,以达到自身利益。
乌克兰火线申请加入欧盟,成功性有多大?
欧盟入盟的要求主要是下面几条:本国政府的正式申请;欧盟委员会的批准;全部成员国的投票赞成。
乌克兰自己的正式申请已经有了,欧盟委员会方面,虽然主席冯德莱恩发表了“欢迎”的言论,这是迄今最热情的表态了,但她的言论毕竟还是个人言论,不是欧盟委员会的官方意见,且欧盟委员会目前没有召开会议讨论乌克兰入盟问题的意向;至于27个欧能成员国的一致赞成,目前情况下不太容易,别的不说法国在大选前就心不在焉的,它还是今年的欧盟轮值主席国。
另外,虽然没有在《欧盟基本权利宪章》上列出,但一般认为欧盟有一个潜规则,即不接纳处于战争状态、或有领土被别国占领的国家入盟,波黑1995年就流露出加入欧盟的意愿,但欧盟2016年才接受其申请,至今未批准加入,很大程度上就是卡在“没有战争”这个门槛上,乌克兰战火纷飞本身就是个硬伤——但真的不打了紧急申请加入欧盟的意义也就不大了,欧盟2014年和乌克兰签署的合作协议,本来就是安抚乌克兰,让它暂时死了加入欧盟这条心的。
当然例外还是有的:塞浦路斯就是分裂和部分国土被割裂状态,也加入了欧盟,但塞浦路斯停战已经几十年,且有国际机制保障,乌克兰有么?
乌克兰、想加入北约,欧盟现在只是申请,如果走流程审批不是一天两天的事,现在是俄罗斯在乌克兰坐着,等这几天谈判如何,谈不下来,基辅马上炸平,俄罗斯会扶一个新总统上台的,现在说什么还是为时过早,
2月28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正式签署了加入欧盟的申请书,正值乌俄交战正酣,可谓是火线申请入盟。原因是前一天欧盟主席冯德莱恩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表态——“随着时间推移,乌克兰是我们中的一员,我们支持也想要乌克兰加入。”这个消息一出,泽连斯基兴奋地差点晕过去了,连夜给冯德主席打去了电话,双方就怎么写申请书进行了交谈。只可惜,泽连斯基总统——拾了个环锥认了个针(真)啊!
乌克兰的“申请书”是连夜交上去了,什么时候能够批准呢?这可能是个未知数。要知道,加入欧盟有一条硬杠杠,那就是27个成员国必须全部同意,如果其中有一个不同意,那也就泡汤了。就算是欧盟为了支持乌克兰而特事特办,恐怕乌克兰一时半会儿也进不了欧盟的大门。
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大致有三个。
①欧盟主席冯德莱恩的即兴表态,只不过是在特殊情况下为了从精神上或者道义上支持乌克兰,而被迫采取的应景措施。
乌克兰早都把加入欧盟和北约血腥的宪法,申请书已经交了几十份,欧盟和北约为什么一直无动于衷呢?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乌克兰国内有领土纠纷,民族关系没整明白。二是有成员国一票否决。那么,乌克兰现在面临的这个问题解决了吗?仍然没解决,而且还升级了——乌俄两国正在打仗,乌克兰的领土究竟会有何变化?谁也说不准,万一是像南斯拉夫那样一分为N呢?所以吗,冯德主席心里明镜似的,明知道乌克兰不可能遂了心愿,但是却明确的提了出来,只要还是为了给乌克兰在危难情况下精神鼓励,具有象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