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西安咸阳机场扩建,发现3500余座古墓?
西安咸阳机场扩建发现了4600座古墓,其中有3500座规模稍大的古墓,它是东方帝王谷的重要区域,引起了非常大的社会反响和社会关注。关于古墓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看法。
第一:应该就地建立文化保护遗址,建立文化博物馆,停止当前的机场修建,另行选地址。
在十多年前,关于西安咸阳机场扩建的问题,一直一直存在有争议的声音,诸多的群众、市民、专家学者,都建议建设第二机场,就是另行选址,在西安的东部选择地址建新机场,这样能起到客流分流的作用。但是,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此方案并没有按照建议执行,依然在现有机场旁边进行扩建,其中所发现的历史遗址,包括唐代上官婉儿墓等在内的许多历史名人古墓。
第二:关于交通枢纽的规划
西安咸阳机场的扩建问题是涉及到整个关中平原关中地区的交通枢纽规划问题,早在30年前的西部大开发时期,就提出了,关中平原需要规划三座大型机场,关中的中部是西安咸阳机场,关中的西部是宝鸡机场,关中的东部是渭南。关中东部的机场面向关中东部的人群,产业是面向中原的农户,宝鸡的机场,面向关中的西部,主要针对川渝经济发展地区,并且面向西开放河西走廊地区。中部的西安咸阳机场是以客流为主,货运为辅,而东部、西部机场是以货运主,客流为辅,这就很好地分流了整个陕西关中地区的空运物流体系和空运人流规划。
从整个西安来讲的话,它的旅客流量主要包括两个部分:
第一个是本地的旅客流量,第二个是外地的旅客流量。本地旅客流量,主要集中在关中东部。关中西部、北部旅客比较少,因为关中北部本身有延安、榆林的机场,关中南部本身有安康和汉中的机场,实际上就整个关中地区而言,现在只有一座机场,就是西安咸阳机场,缺乏了关中东部机场和关中西部机场,对本地游客来讲是不方便的。举个例子:渭南的游客要回渭南的话,也只能坐飞机先到西安,然后从西安坐汽车回渭南,这就增加了出行的成本。如果把机场建在其他地区,就很好地分流了来自全球各地的游客的流量,但是西部大开发后来的发展当中并没有实现最初的规划,故而导致了整个关中平原一头独大,只有西安咸阳机场,这就造成了西安咸阳机场的人流量居高不下。
第三:关于古墓
现有机场扩建区域,早在20年以前就已经发现了古墓,并不是在今天才发现的,非常希望能保护好千年历史遗迹,停止机场扩建,另行寻找建设新机场的场所。
咸阳机场扩建施工时挖出古墓,是很正常的事情,没有十么不妥,这种事在全国各地并不鲜见。我们国家要建设,修公路、建铁路、建机场、房地产以及农田水利建设,都会遇到这样的事情。不能因为保护古遗址(包括古墓),就停止建设。几千年来城乡地下有无数的墓,都不准动,那所有涉及土地开挖的建设项目就无法搞了!问题是在动工之前,应当邀请文物部门进行勘测,比如用金属探测仪探测(高规格的古墓中有青铜器、金银器等)。如果探测出有古墓,开挖时应尽量避免破坏。另外,开挖时一旦发现有古墓,应立即报告文物部门,请他们看该古墓有没有保护价值,墓中有没有文物。如果有,必须在文物部门同意后才可继续施工。
陕西是地下文物大省,咸阳又是秦朝的都成所在地,基建时开挖地面经常发现古墓,“死人”如果不给活人让路,我们的建设如何进行,房子往哪盖?比如近年在西安市修地铁,不能因为有古墓就停止建设,在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下,各种基础建设都在顺利进行。
按道路以现在的科技水平,在项目可研阶段就因该发现拟建场地存在古墓群的相关评估数据,这个机场扩建不但通过了可研评审以及相关部门的审核,在开工后发现有古墓群。呵呵,不会是借机场扩建,挖掘古墓,顺便干点鸡鸣狗盗之事吧。[捂脸][捂脸][捂脸][捂脸]。
北京平谷区内有古墓吗?
有
平谷区马坊地下文物埋藏区批次:第五批地下文物埋藏区所在地区:平谷区面积:267.7公顷地点:平谷区马坊镇马坊工业区埋藏区范围:东界:密三路 南界:市界 西界:马李路 北界:马李路情况: 1997年,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在该区域发掘明、清时期古墓葬100余座,出土大量较为珍贵的文物,对北京地区明清考古研究具有较为重要的价值。
北京平谷区有古墓。
可以说北京每个区都有古墓。2022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同意后发掘,新发现汉代墓葬130座,出土陶器、铜器、玉石器等文物600余件(套),时间跨度从西汉早中期一直延续至东汉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