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制裁别国高官在美国银行的帐号,各国高官为什么要去美国存钱?
没有一个资本家或者贪腐分子喜欢存钱!存钱只是社会中下层阶级的习惯。去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金融发达国家开设帐户,唯一的理由就是这些国家几乎沒有外汇管制,方便把这些已经洗白的钱汇入流通,已便进一步洗白和增值。仅此而己。能进入全球金融流通市场的钱基本上都是已经洗白的。否则就不会有大量贪污的现金藏在马桶下面的现象。
美国宣布对伊朗实施新制裁,涉及8名伊朗高官与17家企业,对此你怎么看?
美国现在可谓是对伊朗使用各种手段进行连环打击,同时美国也是软硬兼施,它似乎不想给伊朗丝毫喘息的机会,美国的最终目的就是想要逼迫伊朗政府屈服于自己的压力,然后伊朗再回到谈判桌跟美国签署一份新的协议。
此轮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开始于2018年5月,当时美国不顾各方反对执意退出了伊核协议,然后美国立即恢复了对伊朗已经暂停很多年的制裁。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有现在这么严厉,白宫方面采用的是缓慢收紧绞索的方式,并且它同时还在不停地呼吁伊朗回到谈判桌。由于伊朗拒绝在美国的制裁压力下妥协,所以美国最终在去年5月全面禁止了伊朗的石油出口,此后美国还对伊朗实施了零星的制裁。
伊朗一边承受着美国的制裁,同时它还要遭遇美国的军事打击,今年1月3号美国直接斩首了伊朗的最高级将领苏莱马尼。苏莱马尼作为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圣城旅”的指挥官,他长期主导着伊朗的对外渗透工作,这样一位将领的死对于伊朗而言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损失,美国对苏莱马尼的斩首行动也可谓是非常大胆。不过由于伊朗自身实力不济,并且美国又是在不断威胁伊朗高层,所以伊朗最终也只是选择了以一种比较谨慎的方式报复美国,伊朗在向美国驻伊拉克军事基地发射导弹之前提前对外透露了消息,结果伊朗的袭击并没有给美军人员造成任何损伤。
伊朗的谨慎避免了美国再对伊朗进行报复,这是美国最希望看到的结果。当然,尽管美国没有再报复伊朗,但它也不会轻易放过伊朗,所以美国不仅要坚持此前已经对伊朗实施的制裁,白宫方面在8号当天还表示将会对伊朗实施新的制裁。两天之后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宣布了对伊朗的新制裁方案,新制裁将会瞄准伊朗高级官员和钢铁行业,共涉及8名伊朗高官和11家跟钢铁行业有关的企业。
根据美国财长姆努钦的说法,被制裁的8名伊朗高官涉嫌破坏地区稳定,而对17家企业的制裁将会切断伊朗政府数十亿美元的现金流。美国如此“穷凶极恶”的制裁必然会让伊朗政府感到非常愤怒,并且这些制裁也会给伊朗政府带去更大的麻烦。此前美国的制裁已经导致伊朗国内在去年初和11月份的时候出现两次大规模的民众抗议示威活动,目前伊朗国内的局势虽然已经平静,但美国的进一步制裁显然随时有可能让伊朗国内爆发更大规模的民众抗议示威活动。近期伊朗也是挺倒霉的,先是大将被斩杀,然后苏莱马尼的葬礼踩死几十人,眼下伊朗政府又在忙着处理误击乌克兰客机的事情。或许只有等伊朗政府忙完了国内的事情,它才会有精力去解决涉及美国制裁的事情,美国一直都盼着伊朗能够回到谈判桌,所以还是希望美伊之间能够通过谈判解决问题。
制裁本身就是一种不平衡,美国人擅长搞阴谋,也擅长搞阳谋,他们一会笑,一会怒,一会哭,一会疯,没有常态,目的就是让霸权没有阻挡,如果美国真的是在帮助世界,他们不会用这种手法,美国实实在在的为了本国利益,当美国利用其强大的国力欺负一个相对弱小的国家时,世界反而更加清楚的看到美国的真实面目,不管美国怎么使用手段,怎么的深刻,怎么的有战略,怎么的高科技,都改变不了美国霸权本质。
只要伊朗不放弃核武器研制,美国经济制裁伊朗就不会停止。而且会更加严厉。
定点清除苏莱曼尼,是美国硬的一手。软招手段是继续制裁伊朗,让伊朗经济萎缩崩溃。无法继续支持也门胡塞武装,黎巴嫩真主党,巴勒斯坦哈马斯。无法插手叙利亚,无法渗透伊拉克国内事务。
伊朗应该放弃核武器研制,不要危害中东和世界安全。
全世界的国家如果都研制核武器,世界只有毁灭。
现在的美国政府在伊拉克暗杀伊朗将领苏莱曼尼,不仅公开践踏和侵犯了伊拉克的主权,更是违反了国际事务准则。然而美国并没有为自己犯下的错误和霸权行径有丝毫的愧疚与反省,反而在1月10日,美国财政部发表声明,制裁8名伊朗高官和涉及17家伊朗金属生产商和矿业公司以及制造业和纺织等行业,罪名是"被制裁伊朗高官都涉嫌参与之前伊朗导弹袭击美国使馆,被制裁的17家企业赢利被伊朗用来发展核项目,资助“恐怖主义"等等。但是在本人看来,美国这种把国内法凌驾于国际法之上的"长臂管辖做法,不仅无法达到美国的预期效果,反而将给美国带来更多不利影响,并严重影响到美国在中东的战略预期。
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后,开始对伊朗实行的极限施压制裁,虽然导致伊朗货币大幅贬值,石油出口不足50万桶,经济倒退,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造成伊朗前所未有的困难,但是美国的极限施压,并没有使重新回到谈判桌前,而且距离美国期待所达成的新版伊核协议更是遥遥无期。不能否认的是,美国对伊的极限施压制裁,因为出现的示威游行抗议活动,已经开始严重威胁到伊朗的政局稳定。
但是美国对苏莱曼尼的暗杀,对于伊朗来说完全可以用"塞翁失马,,焉知祸福"来形容。虽然苏莱曼尼之死使伊朗对外战略遭受重创,并造成难以弥补的巨大损失,但由于他崇高威望的因素,让那些难以接受的伊朗人开始变得更加团结,更加仇恨美国。然而就在伊朗国民对美国怒火中烧的愤怒情绪还没有退尽,美国又一次追加制裁的做法,等于重新在伊朗国民心中撒了一把盐,因此伊朗国民会变得更加痛恨美国。所以说美国的这次对伊制裁,不仅没有削弱伊朗对国民的影响力和威望,反而使伊朗国民与国家的命运更紧密联系到一起,"同仇敌忾,一致对外"!
虱子多了不痒。美国对伊朗加大制裁力度更多是为了自己的面子,对伊朗不会带来更大影响。被伊朗导弹袭击后,总不能没有任何表示。对伊朗影响最大的因素依然是石油禁运。没有石油收入使得伊朗经济凋敝民生艰难。伊朗老百姓的不满情绪越来越强烈。前几个月街头骚乱和击落乌克兰客机之后的大学生示威游行要求哈梅内伊下台其根源都是因为长期制裁造成生活艰难,人们看不到未来。
如何看待土耳其政府宣布对两名美国政府官员实施制裁?
土耳其就目前来看还是跟俄罗斯走的进一些,其地理位置又是地缘政治核心,美国一心想拉拢,但是美国资助政变演砸了,所以土耳其对美国比较强硬,针锋相对,美国如果拿下伊朗就该轮到土耳其了,看来美国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铁心成为世界的搅屎棍子,全世界都应该怼他没别的出路。
土耳其对美国两名部长的制裁表明的是一种态度,一种“亮剑”精神。
8月1日,美国国务院白宫发言人桑德斯宣布,土耳其的财政部长和内政部长在逮捕美国人布伦森的事件中充当了不光彩的重要角色,受到美国制裁:冻结两人在美国的所有资产。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表示:土耳其人“不会被美国这种威胁性语言和愚蠢的决定吓退!"
8月4日,埃尔多安在安卡拉宣布,对美国的“极度不合理、不尊重行为"进行对等还击:冻结美国司法和内政部两名部长在土耳其的全部资产。不过埃尔多安没有点这两名部长的姓名。美国司法部长是杰夫.塞申斯,内政部长是瑞安.津克。
有人说埃尔多安的对等制裁是笑话!并追问:美国的两名部长会在土耳其存资产?
上述否定或许有道理,那笔者要问你就肯定土耳其的两名部长在美国会存有资产?
外交制裁是一种手段,表明的是一个国家的态度,并非实质。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宣布对美国的对等制裁,表明的是土耳其的骨气,一种不屈服的亮剑精神。
土耳其宣布对美国的制裁也表明美土关系出现了无法弥合的裂缝,美土关系正在恶化。土耳其在北约的地位也将被边缘化。
土耳其的这次制裁可能又是一次开天辟地,太岁头上动土。不在于实际惩罚效果,而在于象征意义有多大。本周六(2018年8月4日),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发布命令:对两名美国官员实行对等制裁,以回应美国政府对两名土耳其司法部长和内政部长的制裁令。
如果细究土耳其的制裁令,土耳其宣布冻结了美国司法部和内政部门官员在土耳其的资产。到目前为止,没有人知道到底哪几个美国官员受到了制裁,也不知道这些官员在土耳其有没有资产。
也许土耳其根本没有真的对任何美国官员实施了制裁。但是土耳其的态度表明,土美关系继续恶化。自从 2016年美国支持了土耳其国内反埃尔多安的政变失败之后,两国心结越结越紧,打不开了。未来美国在中东以及对抗俄罗斯的行动,基本上靠不上土耳其这个北约的“兄弟”了。
其实这就是一场闹剧。剧情是这样的: 因为土耳其司法部长和内政部长下令在土耳其拘留了一位美籍牧师;
美国方面随即对这两人实行了经济制裁。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因此下令,以牙还牙——对等制裁,冻结了两名美国官员的资产;这两位官员分别是美国财政部长和内政部长;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搞笑“的制裁决定是这样的: 土耳其一直在耐心等待美国的撤回对土耳其司法以及内政部长的制裁决定;
不过美国一直都没有表态让步,所以埃尔多安要求土耳其有关部门“冻结美国司法部长和内政部长在土耳其的资产,如果有的话”。
这场闹剧什么地方搞笑呢?
首先土耳其司法部长和内政部长均表态他二人在美国都没有资产可以冻结;而美国的两位高官估计在土耳其也不会有银行存款或者股份。
埃尔多安一边虚张声势的制裁,一边又在呼吁美国别忘了土耳其这个盟友;通过外交途径没有解决不了的纠纷。
既然美国对自己的两名部长进行制裁,那么注重外交礼仪的埃尔多安一定不会置之不理。俗话说来而不往非礼也,挑两个美国部长给予同样的'制裁自是可以期待的。
但就这样你来我往地制裁下去,而问题得不到解决,有何意义?反正美国官员在土耳其有资产的不多,如果受到制裁不让去黑海休假,那么可以选择俄罗斯甚至克里米亚。但土方官员怎么办?海外资产多少会有的,不在欧洲就在美国,哪里躲得了制裁?不消几日,土内部就会有反对声音,会让埃尔多安下不来台。
一个小小牧师,可能与未遂政变有关。既然已经从拘压改为软禁,那就意味着减少伤害。但什么时候放,不能由你特朗普说了算。土耳其的事还得土总统做主。或许能有个交易,可以让释放来得更快。
就在埃尔多安宣布对美国官员制裁的一天前也就是本月3日,他的亲信土耳其外长恰武什奥卢在新加坡参加东盟外长会议时与美国国务卿蓬佩奥进行会谈。会后恰武什奥卢表示会谈成果“具有建设性”,尽管一些问题仅靠一次会议难以解决,但双方同意紧密合作、继续对话。现在看来这此谈话是既没有建设性,也没有达成共识,更是没有解决双方之间的分歧。埃尔多安多半是听了恰武什奥卢关于他与蓬佩奥之间的会谈的基本情况之后,才做出要制裁美国司法部和内政部官员的决定。
(和解?)美国针对土耳其司法部长阿布杜勒米特古尔和内政部长苏莱曼索伊鲁的制裁明显是带有针对性的制裁,由美国财政部负责,针对两人在美国的银行账户和资产进行冻结。美国的制裁可以说也只是一个姿态而已,至于这两个高级官员是否在美国有没有资产,还无法得知,不过从经验来看,高级官员在国外开设账户的行为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不过土耳其方面宣布对美国的对等制裁,就是明显的装样子,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土耳其还没有这个能力和条件去招揽美国的高级官员在土耳其投资产业。因为现在土耳其里拉兑美元汇率已经跌至0.1952的新低,每一次埃尔多安向美国开炮,损失的不是美国声誉,而是土耳其的里拉的汇率。
(土耳其里拉兑美元汇率)现在土耳其方面确实没有任何能拿得出手的来与美国对抗的资本,在叙利亚问题上想借俄罗斯之力多捞一些好处,确实搬到了,出兵占领了阿夫林。 然而,现在俄罗斯和叙利亚反手准备要出兵伊德利卜,端反对派的老巢。美国到现在没有任何的表示,甚至还默许库尔德人去跟叙政府谈判,准备分一杯羹。所以说现在的土耳其正处于内外交困的状态。在土耳其这种什么都不硬就是嘴硬的情况下,美国必然不会太客气,如果土耳其还不准备释放布伦森,那么随着美国对伊朗第一波制裁的即将在8月6日上线,那些跟伊朗有着紧密经贸关系的土耳其企业和实体,必然会首当其冲。届时里拉的报价还将会继续下探,土耳其的依靠投资和信贷支撑起来的经济可能会陷入困境。
(普京、埃尔多安、特朗普)布伦森的案子不是一个简单的政治案子那么简单,其可以说是美土现阶段矛盾的一个缩影而已,其中夹杂这两国价值观念的分歧和地缘战略利益的冲突。布伦森某种程度上就是埃尔多安改造土耳其,摆脱美国战略棋子地位的一个象征,交出布伦森也就意味着否认了自己的权威和地位。其长久以来通过宣扬民族主义和伊斯兰主义而打造起来的伟光正形象也会因此轰然崩塌,没有让他满意的台阶和利益的情况下,埃尔多安是不会轻易的交出布伦森的。
(美国对土耳其制裁)本文图片来自谷歌图片,感谢提供,欢迎大家批评指正留言点赞!
俄罗斯政府官员为何不怕美国制裁?
以前的苏联,如今的俄罗斯都不是省油的灯,也不是软骨头,更不是“光说不练假把式”的家伙,都是软硬不吃的茬子,敢做敢为,敢说敢干,敢于挑战美,不靠美“发财致富”,也不给美溜须拍马捧臭脚,就算是美能制裁俄罗斯的经济条件,但是美也治理不了俄罗斯的民族精神力量!
所以说,美制裁一些软弱无能的国家还行,想制裁俄罗斯,治住俄罗斯,恐怕这个“梦想”这辈子都难实现了!
自从普京执政之后,为了打击俄罗斯的经济寡头和官员的腐败问题,对于俄罗斯官员在海外的账户追查的很紧。
所以俄罗斯的官员几乎都没有在欧美开户的,再加上自从南斯拉夫战争、车臣之后,俄罗斯和欧美国家的关系也比较紧张,俄罗斯也做好了有可能随时被他们制裁的准备。
而且在格鲁吉亚战争之后,欧美已经连续对俄罗斯进行了多轮制裁,其中包括对俄罗斯政府官员的制裁。基本上能制裁的都已经制裁完了,再也挖不出油水了。
所以目前俄罗斯政府官员在经济上基本上跟欧美国家是绝缘的,反而不怕美国制裁了。
一,俄罗斯对汉奸等坚决消灭,格杀勿论,让他们感到恐惧。
二,俄罗斯民族是战斗民族,腰杆硬汉奸就自然少,谁敢当汉奸会受到全体人民的唾弃。
三,俄罗斯人民已经经受过了美国如何欺骗他们,使他们从超级大国,变成较弱的国家。看清了他们的丑恶嘴脸,不会傻得再上当受骗。
俄罗斯反腐很厉害,官员比较清正廉洁,没有多少额外的财产。而且俄罗斯一直被美国制裁,作为俄罗斯官员也要时刻防范被美国制裁,因此,即使是有钱也是在俄罗斯国内购置房产,土地等资产。
俄罗斯反腐很厉害
普京在反腐败上是非常硬气的,对于反腐败工作抓的非常紧。俄罗斯不仅在反腐败工作上抓的很紧,每年都会查处一些案子,而且俄罗斯政府公务员每年也是要公开收入支出等资产项目的。
2008年12月25日,时任俄总统梅德韦杰夫批准国家杜马(议会下院)和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相继通过的《反腐败法》草案。此项《反腐败法》通过以后,俄罗斯总统普京和梅德韦杰夫一直致力于反腐败的工作,实施十多年来,可以说起到了非常好的成效。让很多官员根本就不敢腐败了。
作为俄罗斯政府官员,虽然收入状况也是相当不错的,但是如果仅仅靠这些工资,也存不下来更多的财产,更没有很多钱去购买欧美的房产等资产。
因此,现在俄罗斯反腐很严格,官员清正廉洁,根本就没有多少钱到欧美国家去购买房产等资产的。
俄罗斯官员也是预防被制裁
俄罗斯最近多年一直受到美国的制裁,这样的话,俄罗斯官员为了防备被制裁,一般都会将资产放在国内,而不会到欧美国家去购买房产等资产的。
俄罗斯官员整体上收入状况还是不错的,但是为了防备美国制裁,一般都会在俄罗斯境内购置资产。
俄罗斯政府官员需要公示自己家庭的财产,公开自己的收入和支出情况。这样一来,官员的资产基本上就是透明的,如果有资产的话,为了防备被制裁,就会放在俄罗斯国内,也不会到国外去购置资产的。
根据俄罗斯政府网站公布的2017年官员收入和财产申报表显示,总统普京2017的总收入为1872.8万卢布(约237万港元),比2016年增加了超过986万卢布(约124.6万港元)。
普京2017年月收入为150万卢布(约近19万港元)。在住房和土地方面,2016年普京拥有一间77平方米的公寓和18平方米的车库。他还有一套153.7平方米公寓和18平方米车库的使用权。普京表明,其名下所有财产都在俄罗斯国内。此外,普京的财产还包括两辆轿车以及一辆敞篷拖车。
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2017年总收入为856万卢布(约108万港元)。同前几年一样,其名下长期租有47公亩的土地,私有财产包括367.8平方米的公寓和两辆汽车。
因此可以看出来,俄罗斯官员收入状况还是不错的,但是为了防范被制裁,资产一般都会放在国内。
结论
综上所述,俄罗斯反腐很厉害,官员比较清正廉洁,没有多少额外的财产。而且俄罗斯一直被美国制裁,作为俄罗斯官员也要时刻防范被美国制裁,因此,即使是有钱也是在俄罗斯国内购置房产,土地等资产。
俄罗斯官员不怕美国制裁,俄罗斯国家也不怕美国制裁,所以,联合国对伊朗的“武器禁运”解禁的日子快到了,俄罗斯外长和伊朗外长已经进行了一次会晤,媒体对外报道说当地时间24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莫斯科会见了到访的伊朗外长扎里夫,双方就《伊核协议》、地区局势以及军事、经贸、能源领域双边合作等问题进行了会谈。重要的没说,那就是双方的武器贸易,两家都摩拳擦掌,准备打干一番,原因就是俄罗斯和伊朗不惧怕美国的全方位制裁。
美国对俄罗斯、伊朗已无“财可制”,美国到了“黔驴技穷”无计可施的地步。
俄罗斯不管是戈尔巴乔夫还是叶利钦,还是现政府,与美国的关系就没有“好过”,时刻处于“磕磕绊绊”之中,俄罗斯对美国的打击套路了如指掌,故此,时刻都提防着。比如这几年,俄罗斯不断把留在美国的资产消化掉,就连美国国债都几乎卖光,买黄金,为了防止美国把放在那里的黄金作为制裁“标的物”,俄罗斯先发制人,警告美国,假如拿“储备黄金”说事儿,俄罗斯将视为“金融战争”;美国自始至终没敢动俄罗斯的储备黄金,相反,委内瑞拉的海外黄金被美国扣留、英国扣留,伊朗也是如此!
俄罗斯的官员,同样如此,俄政府严厉打击贪腐官员,发现官员在海外有账户,官帽是戴不稳了还有坐牢的风险,同时,这些官员也知道俄罗斯和西方国家关系不咋的,一旦辛辛苦苦贪点钱,进了外国人的腰包,为他人做了嫁衣,不划算。所以他们在海外很少有账户,媒体报道过,每次美国公布制裁俄罗斯的官员,称要冻结他们的账户,这些官员就会自豪地说,本人在海外没有分文,欢迎冻结!
记得,那年,塞浦路斯发生金融危机,政府没有钱,银行也没钱,而俄罗斯富豪们在海外喜欢把钱存进英国和塞浦路斯,塞浦路斯处理方法是,塞浦路斯银行超过10万欧元的存款中,37.5%转为该银行的股权,22.5%将被冻结90天,视情况被部分转为该银行股权。另外40%的存款要到银行重新注资完成后储户才能动用。当时俄罗斯的富豪哀嚎遍野,自己的财产被塞浦路斯洗劫一番,为此俄政府还出面施压,可惜的是,塞浦路斯只能那样做,不知后来是否补给了!这就是风险!
打铁要自身硬,无论哪国的官员,仅靠合法收入,还需要海外账户干啥?没有了牵挂,害怕他国制裁?严惩腐败,与外国联合打击腐败,是制止贪腐的重要手段。
2020年9月27日 18.15
俄罗斯政府官员不怕美国制裁,从国家层面上来看,其一,俄罗斯总统普京,与美国没有私人的政治利益和物质利益的牵扯,大多数俄高官也是如此。
其二,俄罗斯有强大的军事势力,在一定程度上不怕美国的威胁,美国的制裁,对俄罗斯的政府官员来说,不会有多少作用。
其三,俄罗斯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各种形式的制裁,不会对俄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的影响。
怎么看待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对伊朗美国对伊斯兰革命卫队高官进行制裁呢?
谢谢朋友邀请!
看来是击落美国“全球鹰”后,在美国强大的动武声中,伊朗不仅没有丝毫的软化迹象,反而比以前还要强硬,就是不满足特朗普要求谈判的心愿。
据媒体报道,近日作为对无人机被击落的报复,美国对伊朗又实施了大规模的网络攻击,但很快网络攻击失败了。网络攻击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除了实施者和受攻击者,别人很难知道这个过程。所以,绝大多数美国人并不知道白宫取消了对伊朗的军事报复,反而进行了破坏力更大的报复行动。因为没有成功,所以美国人不知道,只知道特朗普“临阵退缩”了。
因为,特朗普知道报复伊朗要死大约150个人,与报复一架被击落的无人机不成比例,所以取消了对伊朗的军事行动,许多美国人对他进行了毫不客气的批评。称他是业余的总统都是对“业余”两个字的侮辱。称他色厉内荏、软弱无能、“临阵退缩”、“反复无常”、无能、无知、智力懒惰,是自恋、是反社会。反正说什么的都有。
据一项调查显示,美国有20%以上的受访者支持对伊朗进行有限的军事打击,一半受访者希望谈判解决问题,还有5%的受访民众希望对伊朗宣战。既然军事打击已经取消,伊朗人又坚决不谈判,这就让特朗普尬在中间,上又上不去,下也下不来。没办法,这位大总统就只有祭出他最后的拿手绝招:“制裁”。而且是非常严厉的制裁。包括对哈梅内伊本人和伊哈梅内伊领导的下属机构及伊朗革命卫队的许多高官等,都受到了特朗普的加倍制裁。这也是特朗普承诺的让伊朗“会有很长一段时间生活在经济崩溃的状态之中”。
这样的制裁理所当然带着前所未有的味道,能让因为无人机被击落而气愤难平的美国民众平静平静。同时也让特朗普有理由去说服他们:我制裁了哈梅内伊。他们为他们所犯的错付出了代价!其实美国民众大约也是这样,价值1.3亿美元的无人机被击落,一时气愤,而后看到总统非常强硬地对待此事,知道伊朗因此而受到了严厉的处罚,气也就消了。
尽管美国宣布对伊朗的最高领导人和多名高官进行制裁后,伊朗总统鲁哈尼表示,美国的制裁是“智障”行为。因为哈梅内伊等人没有国外资产,这样的制裁“令人愤慨和愚蠢”,并且必将失败。也就是说,制裁只有象征意义,而没有实际意义。其实是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已经达到了极限,石油、石化企业、钢铁、铝、铜等矿产和银行金融等机构已经被美国制裁了个遍。制裁哈梅内伊等人虽然只有象征意义,但是从长期看还是会产生实际作用的。
数月前特朗普把伊朗的革命卫队定性为“恐怖组织”,而后又对伊朗石油启动了第二阶段制裁,导致许多国家不敢去伊朗买石油,给伊朗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和经济损失。新制裁也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一道紧箍咒,即使是将来美国打算解除对伊朗的制裁,在谈判桌也要费一番周折,没准还要拿到美国国会去表决。也就是说,特朗普的新制裁,会让美国对伊朗的制裁无限期地延续下去,除非两国关系彻底转暖,否则,制裁就不会解除,美国就随时都可能找个借口打压伊朗。
这样一来,因为无人机被击落,憋在心里的那口气总算出来点了。既恶心了伊朗,平息一下国内民众的情绪,又安慰了与伊朗敌对的海湾地区的盟友,让他们看到了美国的决心。
特朗普是玩了一回“一桃杀三士”的把戏。反正他既想报复伊朗,又不想死人,除了制裁也没别的招了。
北京时间25日零时(美国时间24日12时),特朗普下令对伊朗最高宗教领袖哈梅内伊实施“严厉金融制裁”,认定他“对伊朗破坏海湾稳定的活动负有最终责任”。
24日,伊朗用轻蔑的态度回应美国总统宣称的“重大制裁”和“网络战”等“极限施压”威胁。对于特朗普的两面手法,《纽约时报》24日讽刺称,一些人将其认定为又一个“空洞威胁”,因为对国家领导人来说,“光会狂吠比真正咬人还糟糕”。报道称,特朗普实际上对伊朗已无牌可打,德黑兰在等待特朗普一年后下台。
伊朗宗教领袖既不出国,也不消费,周围一干幕僚及革命卫队高官也是“小鸡不尿尿,各有各的道”,特朗普的制裁既苍白无力,又黔驴技穷。
制裁令的威力其实不如“哼哈二将”中东三国行的潜台词
本周伊始,人们发现华府鹰派的两大代表博尔顿在以色列,蓬佩奥串访沙特、阿联酋,这里既有正常的美俄以关于叙利亚磋商,又有非正常的海湾盟国通气。
一般流程,美国开战前需要与地区盟国沟通交底,与全球重要盟友交换意见,新军事方案紧锣密鼓制定之中。当下两大要员中东行完成一步骤,大版G20峰会特朗普会见西方同僚走第二步,此后再有擦枪走火,美国不会“狂吠”只能“咬人”。
特朗普手里“牌”已不多,美国今后增兵海湾的空间并不大
从4月8日“拉黑”革命卫队至今,美国接连出手,极限制裁、战争边缘双管齐下施压伊朗,岂料两次油轮被袭、一架无人机被击落就将战与和的模糊空间打破,美伊都将对方逼到开战的前沿,又都不想“先眨眼”。
人们为美国不再大举增兵稍感吃惊,其实亦属正常,美国已在中东诸国部署5万大军,波斯湾沿岸阿拉伯7国皆有美军基地,加上航母编队与两栖攻击群,本土的战略轰炸机与驻欧军力,应付一场中等规模战事基本够用。
以特朗普习性,今后不会“刺激”伊朗,而鲁哈尼能否管住革命卫队很难说
今后擦枪走火或美国人遇不测,特朗普就没有退路只能报复,而他当下不会“主动出击”,因为开战无利可图,后果难料。至于伊朗,道义在手不鲁莽很重要,不战比开战好,一旦开战,必是一场无例可寻的恶战。
特朗普今年正好七十三。按老祖宗的说法,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找自个去。
即使特朗普能够迈过七十三这个“坎儿”,也会大伤元气的,最起码寻芳猎艳的活肯定干不了了。
流年不利,乃天命使然,但特朗普偏偏不信这个邪,竟敢与全世界较劲,结果只能是自讨苦吃、自寻烦恼和自作自受。
别的事儿在此不提,专门说说特朗普在伊朗和委内瑞拉身上犯的一错再错。
去年,特朗普冒天下之大不韪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后,便开始对伊朗进行极限施压,并设定了具体日期。在这期间,也许是特朗普闲的蛋疼,1月23日又开始琢磨起马杜罗来,并公开扶持一个“阿斗”式人物——瓜伊多。结果,因为这个“瓜”太面,蹦哒不到白日便“瘘”了,气的特朗普一边大骂瓜伊多无能,一边又去重玩伊朗这副牌,并且下出更大的赌注。
特朗普以为,已经走投无路的伊朗马上就要崩溃了,因为人在断水断粮的情况下,最多只能活三天。但令特朗普不曾想到的是,伊朗不仅没有被渴死饿死,精神头似乎比从前还要好,压根儿就不想跟你特朗普没完没了地耗下去。
随着“咣!”的一声,一枚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萨姆导弹,竟然将美国最为先进的无人机击落,顿时让全世界震惊的同时刮目相看。此举本已让特朗普的脸面非红即白,更让他丢脸的却是,在报复伊朗前的最后10分钟,竟然下令停止攻击,按他的话说,不能因为伊朗击落了美国的无人机,就让150名美国大兵失去生命,这显然是不对等的行为。
对于特朗普这种认怂的辩解,他的老脸彻底被打红了,但他仍在辩解“我不是放弃了军事打击,只是暂停了而已。”
之前,他曾让安倍晋三给哈梅内伊带过话,意思是说,你哈梅内伊要是从了我,我保证不颠覆你的位置。结果,哈梅内伊只给了安倍面子,却当着安倍的面,把特朗普臭骂了一顿。这让特朗普的面子只剩下眼睑那一点了。
哈梅内伊对特朗普三番四次的羞辱确让他颜面扫地。于是,特朗普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竟然制裁起哈梅内伊来了。由此可见,特朗普再也拿不出什么高招“收拾”伊朗了,只好拿一个深居简出的老人来说事儿,这说明他自己的老脸也不要不要的了。
为什么说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制裁国际型事法庭官员,是在转移话题呢?
这不是转移话题这么简单。海牙国际刑事法院(ICC)检察官法图·本苏达于2017年11月提出申请,寻求对有关阿富汗冲突期间可能发生的战争罪行和危害人类罪行进行正式调查。
ICC所指的“可能的战争罪行”涉及阿富汗冲突各方,阿富汗政府,塔利班组织,其中也包括美国。根据ICC 2017年公布的文件,有足够的证据显示,在2003年至2004年期间,美军在阿富汗对在押人员“实施酷刑、侵犯个人尊严、性暴力等行为”。美国时任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于2018年9月警告ICC检察官,如果调查有关美国、以色列以及其他美国盟友的战争罪行,将面临惩罚措施。“我们会让ICC自行灭亡”。
去年3月,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对ICC检察官再次提出警告,并同时吊销了ICC检察官本苏达的美国签证。
因为美国反复施压,ICC预审分庭于2019年4月12日做出裁决,以缺乏证据以及无法得到政府配合等理由,拒绝检察官立案调查的申请。但是本苏达不为所动,仍然坚持,在今年3月再一次提起上诉,ICC决定再次对阿富汗各方可能发生的战争罪进行调查,这让美国很不爽。
总统特朗普终于发布行政命令,授权对国际刑事法庭官员进行经济制裁,并将对国际刑事法庭官员及其家属实行签证限制。该行政命令称,美国不是国际刑事法院缔约国(国际刑事组织缔国有120多个国家),该法院对美方人员不具有管辖权,其针对美国军事和情报人员在阿富汗行为的调查威胁到美国主权和国家安全及外交政策,实施制裁旨在阻止国际刑事法庭对美国人员的“非法管辖权主张”。
但是据专家分析,展开对阿富汗战争期间可能的犯罪行为进行全面调查,因为涉及面过于宽泛,调查难度大,可能需要几年或更长的时间,即使美国官员、军事人员或情报人员受到指控,他们也不太可能被逮捕或面临审判,因为国际刑事法院没有实施逮捕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