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长沙和无锡GDP双破万亿,你觉得2018年会是哪些城市?
湖南人关注的头条号,你关注了吗?
2017年过完后,很多城市纷纷传来捷报,在经济方面有了新的突破,2017年长沙地区生产总值预计10200亿元,经济总量首次跻身“万亿俱乐部”。2017年无锡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500亿元,长沙、无锡两城市双双破万亿,实乃可喜可贺。
gdp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直接客观的反映一个国家或者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情况,世界上几乎没有哪一个国家不关心经济增长,因为经济没有适当的增长,国家的经济和人民生产水平就不会提高。
2018年GDP破万亿的城市将会是哪些城市呢?
2018年GDP突破万亿的城市会有哪些?毫无疑问,之前破万亿的城市将继续保持,后面的会继续突破,我觉得老牌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重庆、苏州、成都、武汉、杭州、南京、青岛、长沙、无锡等城市GDP肯定会继续在万亿以上。至于后起之秀我觉得佛山、宁波这几个城市会在2018年有可能突破万亿。
2017年长沙和无锡GDP成功破万亿,值得高兴,特别是长沙GDP破万亿,成为华中地区第二个破万亿的城市,2016年GDP排在长沙、无锡后面的城市是佛山和宁波,今年这两个城市GDP是不会破万亿了,那么明年会不会破万亿了?我们看一下2016年佛山和宁波GDP以及GDP增速,根据以下图表,假设增速维持不变,那么2018年佛山破万亿是一定的,宁波则会差一点,但是我觉得这两个城市GDP都会破万亿。下面说说我的理由。
佛山
佛山,中国现代化工业重镇、先进制造业基地等称号扬名海内外,佛山制造,享誉全球。家电、陶瓷、灯具、服装、酱油、饮料……俗话说:有家的地方,就有佛山品牌!
在佛山制造“买全球、卖全球”的背后,体现了佛山企业的强大实力:2017年世界500强排行榜,佛山的美的集团、碧桂园两大龙头企业上榜;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佛山7家企业上榜。
佛山民营经济发达,涌现出了很多行业数一数二的企业,企业质量高,后劲足,2018年GDP破万亿稳稳的。
宁波
宁波与佛山一样,同样是民营制造业发达城市,而且宁波舟山港继续稳居全球第一大港,在全球外贸回暖的趋势下,2018年GDP破万亿也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至于排在佛山、宁波身后的大连,由于东北经济整体低迷,2018年GDP破万亿几率很小。
广东万亿城市排名?
广东省的万亿城市排名中,**广州、深圳、佛山和东莞是广东的四大万亿级GDP城市**。
1. **广州**:作为广东省会,广州是全国重要的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中心之一,其GDP总量长期位居全国前列。
2. **深圳**: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以其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著称,GDP增长迅速。
3. **佛山**:佛山是全国著名的制造业大市,特别是顺德区以“工业立区”闻名,工业总产值已经突破万亿元大关。
4. **东莞**:东莞在2021年的GDP首次破万亿,成为广东第四个万亿城市,同时也是人口破千万的“双万”城市。
这四个城市不仅在广东省内经济总量排名靠前,在全国也具有重要的经济地位。它们的产业结构各有特色,广州和深圳以服务业为主,而佛山和东莞则以制造业为主导。这些城市的经济发展对整个广东省乃至全国的经济贡献都极为显著。
2018年深圳的GDP有希望会超过3万亿吗?你怎么看?
目前我国GDP超过3万亿的城市只有上海市,其2017年GDP才首次突破3万亿,达到30133亿元。而2017年深圳的GDP则是22438亿元,位居全国第三。如果想要在今年突破3万亿,那么今年深圳的GDP增量要超过7562亿元,也就是深圳名义经济增速达到33.7%,才能实现这个目标,想想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
我们都知道,深圳是我国的经济特区,改革开放以来,深圳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深圳从当初的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渔村”,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的四大一线城市之一。今年上半年,深圳的GDP达到了11000亿元,同比增长8%,名义增速达到了13.39%,无论是实际增速还是名义增速,在我国四大一线城市中,深圳的这两个增速都是最高的。
那么今年深圳的GDP能达到多少?根据华顿经济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中国城市GDP预测排行榜显示,今年深圳的GDP有望超过2.5万亿人民币,经济增量超过3000亿,不过是否真的如它预测那般准确就不得而知了。根据它的预测排行榜显示,今年中国城市GDP将会新增1座3万亿城市(北京)、1座2万亿城市(重庆)和3座1万亿城市(宁波、郑州、佛山)。
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看,深圳GDP想要突破3万亿,仍然需要2~3年的时间,即在2020~2021年这段时间,深圳GDP就有望超过3万亿人民币。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深圳绝对要在中国经济史中留下最浓墨重彩的一笔。1978年深圳还只是宝安县深圳河沿海的一个渔村。到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深圳仅仅用了20余年的时间,就跻身国内一线成为,成为和北京、上海、广州媲美的国际大城市。就是在全球经济发展史中,深圳也称得上是一个经济奇迹。
2017年深圳GDP是22438亿元,排名全国第4位,仅次于上海、北京、香港。但是要在2018耐拿到3万亿,则不显示。去年的经济规模距离3万亿还有7562亿元的差距,也就是说,2018年深圳要增长33.7%才能突破3万亿元。可能吗?当然不可能。
2018年上半年,深圳地区生产总值是11009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3.4%,实际增长8%。即使,下半年深圳也能够保持13.4%的名义增长率,那全年的经济总量也就能达到2.54万亿元左右,距离3万亿尚有0.5万亿的差距呢。
现在的深圳经济总量和发展水平都是上来了,已经没有必要追求多高的增长速度了。更重要的是为将来经济平稳健康的发展积蓄能量,在科技创新、产业结构调整、人才培养引进等方面打好基础。现在的深圳已经瞄准好了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这个战略地位,立志打造成亚洲版的硅谷。
那么,深圳就要充分利用好粤港澳大湾区这个平台,在金融产业、高科技制造业这两个领域集聚能量,有所作为,努力把自己建设成为大湾区的经济核心和国家的科技创新高地。
深圳在讨论能不能破三万亿,小厦门在讨论能不能破五千?能不能摆脱福建小三的命运?一样都是全国最好发展政策,为什么差这么多?厦人脸红不?福建首富前20名当中,有几个厦门人?
这是无法实现的,即便是理论值都不可能。去年深圳市GDP总量为22438亿,名义增速15.11%,实际增速8.8%,增量值2945.79亿。距离3万亿还有7562亿,也就是说,深圳如果想在今年实现3万亿的里程碑,需要至少实现34%的实际增速才能实现,这意味着2018年的增速需要达到去年的近4倍才能实现,深圳去年的经济增速已经全国领先水平,凭空再涨四倍是绝无可能的。
不过以深圳的发展速度来看,成为第三个经济体量超3万亿的城市只是时间问题,而且时间不会很久,即便以目前的增速来说也就是大约3年左右的事情。而今年新晋3万亿俱乐部的大概率会是北京。
除了北上广深渝以外,今年会不会出现GDP超两万亿的城市?
其实,今年要不是新冠状病毒肺炎的影响,武汉、成都还是有一定希望能够破20000亿的,毕竟按照2019年的增长来看的话,还是比较有希望的,只可惜天不随人愿,这次肺炎疫情武汉是暴风眼,所以武汉基本是不可能冲破2万亿了,成都到是有可能,2019年成都的增长量低于武汉,2020年成都必将发力,一举反超武汉冲击2万亿。但是武汉有着强大的工业基础,所以只要国家有政策上的倾斜,武汉也必将触底反弹,冲击第5位破20000亿的城市。
除此之外,最有希望冲破2万亿的城市就只有华东黑马城市——苏州。苏州真是厉害,一个地级市除了广州能压倒所有省会城市。
现在GDP超过两万亿的城市是北上广深和重庆,根据去年GDP来看,去年苏州GDP达到19300亿,已接近两万亿,若今年不遇疫情,可能会达到两万亿,遇到了疫情,就不怎么肯定了。其次,是武汉和成都,他们都在1.7万亿,若超正常发展,也可能达到两万亿,由于今年疫病因素,肯定不能超正常发挥了,肯定与两万亿无缘了。也就是说,今年能达两万亿的,就只能看苏州了。一线城市GDP都在两万亿以上,达到两万亿,和一线城市的经济总量就接近了,可称新一线了,若GDP达不到两万亿,就最好不去称新一线,这样会拉低一线门坎,希望苏州今年能突破两万亿。
(2020年苏州将会成为唯一座GDP跃进2万亿元的城市)
2019年依然只有北上广深渝5座城市GDP,超过了2万亿元,没有新增。但是苏州已经在快速逼近2万亿元,可以说和2万亿只有一步之遥了,现在只有700亿元的差距了。在2020年苏州的GDP铁定是要达到2万亿的。同时排名第一的上海要突破4万亿。届时,我国将诞生1座GDP4万亿元的城市,1座3万亿的城市,4座2万亿的城市。
至于武汉和成都,2012年GDP突破2万亿的可能性非常小。一是因为两者的差距还较大,有3000亿元。二是武汉受新冠疫情的影响,2020年的增速将会比较难看,不排除出现负增长的可能性。
苏州市千年古城,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就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文化上,苏州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都是非常重要的。改革开放之后,苏州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优势,经济崛起非常之快,简直是锐不可挡。它现在的经济规模已经排到了全国第六,在所有省会和首府城市中,仅次于广州。像天津,成都,武汉,杭州,南京等老牌城市,GDP总量也先后被苏州超越。
苏州下辖的4个县级市全部入围了全国百强县,而且都是前10名。其中昆山市已经连续数年位居全国百强县的榜首。2018年昆山的GDP就高达3800多亿元,2019年应该突破了4000亿吧。
到2020年苏州GDP突破2万亿元时,他将会成为6座2万亿元城市中,仅有的一座行政级别为地级的城市。其余5座城市要么是省级,要么是副省级,只有苏州属于地级。这更可以看出苏州经济发展成就的难能可贵。
有可能,但不敢保证这座城市GDP一定会超过2万亿,它就是苏州!从公布的数据来看,2019年苏州GDP已经达到19235.8亿元,位居江苏第一,全国第六。目前苏州GDP距离2万亿尚有764亿左右,也就是说,只要今年苏州GDP名义增速达到4%就可以突破2万亿大关。
苏州历史悠久,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人间天堂”的美誉,自古以来就是一座繁华的大都市。如今苏州也是我国的工业大城市,长三角城市群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但近年来这座城市正进行转型升级,需要经历阵痛期,因此发展并不快,其2018年GDP增量仅638亿,名义增速不到4%,因此这座城市今年能否突破2万亿仍有悬念。
原本还有一座城市有机会的,它就是天津,其2018年GDP就有18809.64亿元,超过苏州;但在去年第四次经济普查之后,天津GDP遭到大幅下调,其2019年GDP只有14104.28亿元,与苏州相去甚远,还差点跌出全国前十。现如今天津GDP与南京差距只有几十亿,按照目前的发展势头来看,今年还有可能被南京超越。
目前全国只有北上广深和重庆GDP在2万亿之上,其中上海、北京超过了3万亿,随着中国城市的发展,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城市跻身“2万亿俱乐部”、“3万亿俱乐部”乃至更高。
如果按照常规思路,最有可能的是苏州。2019年的GDP数据,在所有城市中,苏州应该是排到了第6位,已经很接近2万亿,那如果按照常规的增速6%,2020年也是有希望超过2万亿的。
但是,今年最大的不确定性在于疫情对经济增速的影响,有些人估计对全年的影响会在1-2个百分点,可现在数据还没出来,具体不好说。另一个情况就是,苏州过去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挺大的,那对GDP的影响可能会更大。所以,还真很难说能否超过2万亿。
在苏州之后的是武汉和成都,在1.7亿左右,如果按照常规增速,要达到2万亿也是比较困难的。更何况这次武汉是整个疫情的重灾区,会更加困难。成都是近几年发展得很好的西部城市,未来肯定有希望突破2万亿,但在2020年同样很有难度。
所以,未来,最有希望的大概率就是苏州了,就看最后疫情控制住还需要多长时间。对经济的影响会到达什么程度。
谢谢悟空邀请。有,且只有一个苏州市有机会,天津意外滑落之后,苏州全国第六城的位置越发稳固。
2019年,全国各城市GDP统计数据出来之后,2万亿以上的城市只有5个,就是题主题都的北上深广渝,分别是3.82万亿,3.54万亿,2.69万亿,2.363万亿和2.361万亿,苏州排在第六名,1.92万亿!且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苏州的实际增速只有6%,全年GDP增长只有区区的736亿,给人一种苏州的经济突然减速的感觉!
这是因为苏州2019年也在着力实施经济转型,尤其是制造业,2019年苏州的纺织、汽车等产业受到的冲击非常大,化工、建材等行业也在慢慢往别的地方转移,加上部分外资企业的战略转移,作为外资和台资企业云集的苏州,受到的影响当然也是非常大的,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苏州2019年的GDP增速很不理想。但苏州的城市管理水平、行政效率是非常高的,苏州亲商重商的氛围也是非常好的,尤其是今年又有新领导上任,苏州经济再次加速已经是可以预期的了。比如今年开年就遇到的肺炎疫情,苏州市的表现就让人刮目相看,政府的效率广受赞誉。截至目前,苏州规模以上制造企业80%以上都已经复工了,可以说,疫情之后的抢跑,苏州已经领先了半个身位。而苏州哪怕保持4%增速,2020年也可以跨入2万亿俱乐部了,可以说苏州半只脚已经进来了。
2019年GDP排在苏州之后的武汉和成都分别只有1.72万亿、1.7万亿,如果要达到2万亿,那需要实现16.3%的增速,这在现在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尤其是武汉,虽然集中了湖北的大量资源,但也不可能在2020年有这么高的增速,而且今年一季度武汉的经济基本上就废掉了,2020年能保持正增长就不错了。
欢迎关注和点赞,一起交流投资和理财经验。
2019年我国有5个2万亿城市,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2019共有17个万亿城市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苏州,武汉,成都,杭州,天津、南京、长沙、宁波、无锡、郑州、佛山、青岛。其中青岛和天津排名下滑比较严重,两个北方城市的排名下滑比较多。
从2019年的GDP数据看,今年能够突破2万亿的苏州可能性最大,武汉有可能,但基本上不太可能,其他城市没有一点可能。
2019年苏州GDP预计为19,236亿,同比增长6.8%,名义增速4%,2019年确实增速的比较慢,也是江苏被广东拉大差距的主要原因,江苏的经济老大不给力,2020年苏州GDP突破2万亿小,名义增速只需要3.97%即可,这个名义综述苏州应该是可以拿得到的,苏州基本上锁定了2020年一个2万亿的席位。
2019年武汉GDP为17157亿元,名义增速15.6%,按照2019年的名义增速15.6%计算,武汉2020年的GDP可以突破2万亿,但是因为现在武汉发生了特殊的情况,武汉的经济增速应该不会有2019年快,所以2020年武汉能够达到2万亿的可能性很小。
2019年已经在全国人民与新型肺炎疫情的搏斗中过去,根据GDP经济数据报表,2019年北上广深渝已超过了2万亿元。今年是2020年了,也就是说,在2020年,除了北上广深渝以外,会不会出现GDP超过两万亿的城市?
根据经济数据报表,与两万亿目标最为接近的是苏州市的19300亿元,其次是武汉的17157亿元,成都的17012亿元。正常情况下,只有这三座城市有达到2万亿的机会,其它城市基本没有任何可能。我们再来看一个苏州、武汉、成都这两三座城市2019年的GDP增长情况,来分析和预测下2020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和增量。
这三座城市,2019年经济增速和增量最高的是武汉,其次是成都,最后是苏州。
1.我们假定这三座城市和2019年是同样的经济增速,那2020年,苏州的GDP就是:19300X(1+3.8%)=20033.4亿元,刚好超过2万亿元。
2.武汉:17157*(1+15.6%)=19833.49亿元,与2万亿相差166.5亿元,仅微小差距。
3.成都:17012.7*(1+10.9%)=18867.08亿元,与2万亿相差1133亿元,差之较多。
前面是按正常的情况下的预测。但是,2020年,有一个特殊的情况,就是从1月中开始的新型肺炎疫情的肆虐,导致全国被管制状态,员工无法返工,工厂和企业无法正常开工,正常的商业和经济活动无法开展和进行。这势必会影响到今年全国性的GDP增长。根据专业的推算,停工一个月,经济增长将降低0.8%左右,停工2个月,将降低1.8%左右目前,全国性的停工已近一个月,未来还非常有可能超过一个月。按此标准计算,这三座城市2020年的经济增速应该不会高于去年,也就是说,将会比2019年的经济增速降低0.8-1.8%左右,这三座城市,如果未来按此预测趋势发展,2020年非常有可能没有一座城市会超过2万亿元,包括苏州市。但是,凡事有个例外。这场新型肺炎疫情虽然给我国造成了沉重的经济损失,但我相信疫情结束,工厂企事业单位全面复工后,国家层面和各个地区肯定会出台恢复经济发展的重大利好政策,从政策层面去刺激经济的快速恢复和保持高速增长,也许就会现重大灾难后的经济报复性的高速增长也极有可能。特别是武汉,疫情的核心源头,受损失应该最重,国家和湖北省届时应该会出台支持武汉恢复经济的相关扶持政策。如果事情真是这样,2020年,苏州和武汉的GDP都有可能超过2万亿元,成都则需要谨慎乐观。所以,答案就是,2020年我国的经济发展,局面比较复杂,变数很多,任何的预测结果都有可能。
长沙都市圈出炉,GDP近3万亿,将剑指国家中心城市和自贸区, 你怎么看?
从韶山到浏阳镇头途经暮云拉通一条高等级公路式的城市主干道,搬迁几所高校过来智慧开发,智慧大道加速长株潭融城。
国防科技大学迁址韶山。湖南科技大学迁址鹤岭。长沙理工大学兼并吉利汽车职业学院。湖南师范大学迁址暮云。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迁址长株潭绿心。湖南农业大学迁址镇头。
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湘潭大学,湖南工业大学各建城市主干道对接智慧大道。
长株潭深处内陆,搞超大型重工业不太理想,只能走加利福尼亚模式的智慧路线。
其实所谓的“长沙都市圈”只是最近才出来的概念,至于它的大致范围目前来说还是不确定的。而所谓的“都市圈”是指城市群内部以超大城市、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
长沙是湖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和交通中心,GDP突破万亿,实力雄厚,打造都市圈无可厚非,但标题当中所提到的“长沙都市圈”GDP近3万亿,其实它的范围已经包括湖南省的长沙、岳阳、常德、衡阳、湘潭、株洲、益阳、娄底九市,面积已经高达9.68万平方公里,面积过大,基本难以实现1小时通勤范围条件。如果真的规划这么大的一个都市圈,那么它将有可能成为全国面积最大的都市圈,个人认为这就是“摊大饼”,实际作用不大。
其实在湖南还有一个长株潭城市群,它包括长沙、株洲和湘潭三座城市,三座城市沿湘江呈“品”字形分布,各相距在20~30公里直接,结构相对紧凑,经济联系比较密切,发展水平也相对较高,这些年来长株潭一体化发展做的比较好,曾被《南方周末》评价为“中国第一个自觉进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实验的案例”,因此如果从这个基础上建设“长沙都市圈”,个人认为才是最合理的,最符合建设都市圈的条件。
长沙都市圈是一个新概念,当地政府在今年9月首次提出。但它实质还是长株潭试验区,只是更强调长沙的核心作用。个人认为长沙都市圈的概念和长株潭实验区相比,只是新品装好酒,对湖南省来说实质意义并不大。对长沙还是有一些意义的,毕竟它突出了长沙核心地位。
一个都市圈,GDP3万亿也并不算多。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我们就不说了。成渝城市群、闽南城市群、胶东半岛城市群的经济竞争力并不比长沙都市圈弱。
自己说长沙剑指国家中心城市,我估计有点难。不是说他的水平不够。现在有几个国家中心城市综合实力未必比长沙更强,但有一些独特的地理位置,也已经跻身国家中心城市,比如西安。
通常难以成为国家中心城市主要原因是他距离武汉这个国家中心城市太近了。这也是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所以深圳、杭州、南京都还没有成为国家中心城市。
深圳距离广州太近了,在岭南地区布局两个国家中心城市并不合适。南京和杭州也是距离上海太近了,面积只有几万平方公里了长三角,布局两三座国家中心城市,也有点说不过去。
如果说是长沙设立自贸区,这种可能性倒是很大。现在很多省份都在抢国家自贸区,湖南省也有自己的优势,再过几年设立一个自贸区未必没有可能。
湖南省现在的做法很明显,就是要打造一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省会城市。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很难建设双中心,那么就只有这一个中心了。
我们可以看到,其实这些年,无论是强省会战略兴起,还是收缩城市开始出现,它与都市圈、城市群的发展逻辑其实是一致的。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长沙,湖南省本省的一些经济资源,难免被广东、湖北这样的经济强省吸走。
长沙都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没实质区别。
2018年湖南省GDP一共3.6万亿,长沙划个都市圈就3占了3万亿,除了边缘化城市以外全省都在都市圈当中,这和省域发展其实没多大本质差别,功能定位等同于长株潭城市群。
长沙首位度虽然没有成都武汉那么夸张,但也是省会独大型的省份,因此长沙都市圈越火爆,长沙就越火爆。如果长沙越来越火,资源集中度就会越来越高,发展路径反而更像成都那样,虹吸越发增强,使得周边竞争力弱化。最后还是省会异军突起,周边城市不断输出资源和人才。这就是升级版的省域发展轨迹。
真正的都市圈。
都市圈需要强强联合,珠三角、长三角这种城市群化的就不说了。比如京津都市圈、山东半岛都市圈、成渝都市圈,至少要有两个万亿级的城市,也就是双中心,最好再能带两三个5千亿级的。比如京津带着唐山和石家庄,青岛和济南带着烟台和潍坊。
但是长沙都市圈目前的规模,想形成真正意义的城市群都难,那么城市群变为都市圈,反而感觉像是定位降级了。
真正的都市圈不只是口号,而是实际能够形成衔接的。比如东部几个都市圈都建成了半小时都市圈,随着撤市划区,很多城市都完成了区与区的对接。
中心城市和自贸区。
自贸区是以省为单位的,跟都市圈没关系,跟城市规模以及发展现状也没关系,陆续都会有的,就像国家级新区也是由少变多的过程。以后随着我国外贸繁荣度的提升,自贸区陆续会成为各省标配。
中心城市这是老生常谈了,从实力来说,长沙没问题能够胜任。但看下周边省份情况,北边武汉、西边重庆、南边广州,四个方向有三个都有中心城市了。而中心城市的定义是什么?是大于省界范围的轴心城市!也就是要有辐射比省域范围更大区域的能力,然而周边省份都已经处于其他中心城市的辐射网,那么长沙成为中心就只能辐射湖南自己,那跟省会的作用有什么区别?所以这么小的辐射圈要占用一个中心城市名额的概率有多大?
从区域来说,纵深最长、经济最发达的华东目前才只有一个中心城市,整个东北还一个也没有。而华中一个三个省份,每一个省份都设一个国中的可能性并不大。所以根据目前情况看,东北和华东会有新国中的可能性较大,华中可能性则很小。
第一,长沙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时候,全国估计有20来个中心城市。所以,可能性不大。第二,自贸区。就跟湖南的湘江新区一样,等申请下来的时候,意义不大了,因为很多省份都有了(事实已经如此)。第三,作为湖南人,固然希望长沙成为国家中心城市,但在时代面前,有时真的只能认命。
深圳2018年GDP超过2.5万亿,跻身亚洲城市前五名,对此你怎么看?
随着社会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来深圳放飞梦想,深圳也更让懵懵懂懂的年轻人喜欢,这里有帅哥、有美女、有技术、有房子住……出门有地铁、附近有学校、医院、商场……反正都是不能讲价的地方!嘿嘿~
刚毕业的年轻人就是喜欢,就对了,住上几年什么都不长,就有一样东西在涨,啥呢,看下图(国际通用版)↓↓↓
谢谢邀请。深圳是一座现代化的城市,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速度之快,堪称中国速度,这座城市充满活力。是年轻人的奋斗创业之地。在这里什么奇迹都可能发生。只要你敢想敢干,梦想不是梦。未来依然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深圳才是没有背景屌丝该去奋斗的地方,其他城市都是靠背景,国企职工子女可以继承父母的职业去比如铁路,电信,石油等好的工作岗位,农村出来的屌丝还是去深圳吧,不拼爹而拼实力。相对比较公平
北京是一座城,上海是一扇窗,广州是一锅汤,深圳是一股劲!
了解中国近600年的历史,可以来北京,了解中国现代的经济腾飞,可以去上海,品尝中华美味,来广州就对了,但是你要看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那来深圳就是最好的选择!
1979年,7月8日,蛇口工业区开山第一炮,拉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谁也没想到,深圳通过“蛇口模式”,在40年时间里,从一渔村发展为现代化的国际都市,伫立在蛇口工业路边上,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着12个字“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12个字,就是深圳发展起来的最好描述!
先给大家看一组数据:
2018年深圳GDP预算:25716亿
2018年深圳土地出让金:512亿
2018年深圳一般地方财政预算收入:9100亿
2018年深圳全社会研发费用:1190亿
2018年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5607亿
深圳常住人口的平均年龄是:29岁
深圳的民营上市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以上几个数据综合来看,全国只有两个城市摆脱了土地财政,一个是北京,另一个就是深圳,但是深圳还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GDP的含金量在全国最高,深圳每平方公里能够产生4.9亿的税收,远远高于北上广杭等城市,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总值占GDP的比重超过了36%,深圳的第二产业总值位居全国第一,超过上海和北京。
这一连串的数字背后,显示的是深圳经济健康值之高与未来发展的潜力之大,让国内其他城市遥不可及!
一个万亿级别的企业对一个城市的影响?
万亿级企业对一个城市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众所周知,一个企业的实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座城市的综合实力,对于一个城市来说,一个企业的壮大能够为这座城市贡献大量的税收和就业机会,从而为这座城市的发展提供大量的人才。因此,企业对城市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2019年佛山成为第17个GDP万亿的城市,佛山的发展路程给予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佛山能够成为第17个国家万亿城市,说明国家政策调控措施到位,在外部环境压力和国内经济整体下滑的情况下,佛山市能过突破万亿大关,是很了不起的成就。得益于中国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灵活的经济政策,给力的基础建设!上达下通的执行力,14亿人口基数的强大内需消费力。是支撑整个中国经济始终保持在可控性的增长范围。纵观世界,独一无二。相信19年出现如佛山,无锡,宁波等万亿城市。这些城市的发展!能够突破万亿大关!通过以上可以看出,国家的崛起!民族的复兴!只有稳定是基石,没有稳定和强有力的政府。一切都是空谈。
佛山市长官宣:2019年佛山GDP突破万亿元,成为我国第17个GDP破万亿的城市,弥补了去年只差60多亿的遗憾,这是制造业的胜利。
17个GDP万亿城市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天津、苏州、成都、武汉、杭州、南京、青岛、无锡、长沙、宁波、郑州和新加入的佛山。至此广东省和江苏省一样,有3个城市的GDP万亿俱乐部成员。佛山为什么这么牛?
佛山是万亿俱乐部仅有的3个地级市之一,另外的两个是无锡和苏州。
佛山紧挨我国商贸中心广州,两地已经融为一体,广佛地铁早就开通,佛山同城让佛山能够获得广州更多的支持。
佛山民营经济发达,民营经济增加值占佛山GDP重达60%以上,截止2018年底佛山有民营企业26.1万户,是名副其实的民营经济大市。2018广东省百强民营企业,佛山共有14家企业上榜,名列全省第三,其中营收超百亿元的企业达12家。佛山诞生了美的、海天、碧桂园和格兰仕等众多行业巨头。
佛山对外经济依赖度低,远低于深圳、东莞等,深圳2019年前三季度GDP增速只有6.6%,东莞2019年三季度GDP增速7.2%,而佛山2019年前三季度GDP增速高达8.9%,所以佛山的经济内生力很强,不易受外部环境影响,在贸易战的背景下,佛山受的影响不大,依然能保持8.9%的增速,实时难得。
佛山市作好珠三角城市群重要一员,2019GDP突破万亿,是在大家的意料之中。其实佛山本身也具有很强的实力,制造业高度发达,是个工业强市。只是在珠三角几个明星城市下显得不是那么突出,佛山人在改革开放后敢闯敢拼的精神,创造了经济奇迹,创造很多家喻户晓的家电品牌,具有很强的核心竞争力!未来我认为佛山将进一步升级制制造产地,在粤港澳大湾区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佛山,加油!
佛山做为一个普通地级市,不是省会城市、不是计划单列市,成为万亿GDP俱乐部成员非常具有学习价值,可以打破很多地级市大规模发展的心理障碍。
首先,佛山特别重视制造业,它的二次产业占比达到56%,撑起全市经济超过半壁江山。
第二,佛山高度重视港澳投资,全市港资、澳资投资累计六百亿美元,充分利用了自己的优势。
第三,佛山生产的产品听起来非常平常,但都做成了大产业。比如:墙地砖、微波炉、纱、布、水泥、电风扇、电灯泡等等,产品不仅销往全国也出口世界。
第四,注重产业升级,装备制造、机器人、工业互联网等已经逐渐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
第五,与周边城市互补发展,互相受益。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还会进一步促进佛山转型升级,走向工业4.0提高人均GDP水平。
我看其他省市多跟佛山交流学习一定能学到东西。他们没有太多额外的国家政策支持,在招商引资的具体做法上完全可以照搬学习、在佛山产业升级腾笼换鸟过程中接纳他们转移产业,在制造业发展规划方面、在城市空间利用方面、在农民搬迁转换方面他们就是可以直接带徒弟的师傅,跟着学习过就能提高本地经济发展速度。跟深圳学,学不会。
上北深广和重庆,这五个GDP两万亿以上的城市,以后位次会变吗
目前,国内城市GDP排名两万亿以上的城分别座次为: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从2019年GDP增量情况,结合当前经济形式,十年后GDP排名会发生变化,2019年重庆GDP只差广州不到23亿,大城市之间可以忽略不计,估计重庆今年超广州已无悬念。深圳地域太小,房价又高,总部多而少生产厂,产业空心化严重,发展前景不如地域广,制造厂多的广州,虽GDP在高房价情况下,一时超广州,但不会很长久,终会被广州超过,若房价降到同广州一样,立马就被广州超过。北京由于环保因素,已不在以GDP为中心,已在大量疏散产业和人口,发展已到瓶颈,以后GDP自然增长缓慢或者负增长。上海目前发展也慢了下来,发展速度已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只是本身量大,十多年后还未有城市能超过他。综上所述,目前发展潜力最大的当是重庆,然后是广州,他们都是实业城市,重庆的军工,重工,广州的制造业,难道真不如混凝土值钱?大家想想。十年后估计这几个城市的座次,将变为:上海,重庆,北京,广州,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