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集采分中选跟备选有什么区别?
药品集采的分中选和备选是指在药品集中采购过程中,对参与竞标的药品进行评估和筛选的过程。
分中选是在经过评估后,确定了供应商的药品为优质产品,符合采购需求和要求,价格合理,并且供应商能够满足后续配送和售后服务等条件的情况下,被选为中标产品,有权在集采中售卖给购买方。
备选则是指在评估过程中,被认为具备一定潜在竞争力的药品,虽未被选为中标产品,但是仍然具有入围的资格,以备后续发生变化时,可以被视为候补中标产品,可以继续参与供应商的竞争。备选品种通常是在中标品种供应不足、价格上调、质量问题等情况下,作为替代品种备选提供给采购方。
你好!药品集采分中选和备选的区别在于,它们的价格不同,而选区不同。
国采中选品种和备选品种的区别在于,它们的价格不同。同时,它们的选择区域也不同。因此,药品集采分中选和备选的区别在于,它们各自代表着不同的药品类型和特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望采纳
我国药品招标药价连连降,有时降幅高达70%,我们的药费支出为什么还在年年上涨?
价格降了的药,医院里是没有,还只有去药店买高价药,老百姓觉得还不如让公立医院赚点,至少看完病取药走人方便点,感觉质量靠谱点。纳税人的钱办的医院不能赚纳税人的钱,纳税人的钱只能药店赚,感觉怪怪的!
谢邀
您所指的招标价应该是媒体报道的“带量采购”价格吧。
这两年由国家医保局牵头的“带量采购”在媒体的推动下,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降价”潮,首先媒体说的都是真的,参与带量采购的药品,中标价平均降幅高达50-60%,最高的有90%多,但作为普罗大众,却对药品价格下降无感,这当中的原因主要是:
1、参与的城市有限。由于我们国家的医保属于各自为政,在国家医保局成立以前,基本上是地方政府制定政策,国家医保局成立之前,都是各地自行招标采购,国家医保局成立之后,虽然还是各地自行招标采购,但国家医保局在其中起着关键的协调作用,这才有了带量采购的政策出台。带量采购是近一、二年才开始推动的,最开始叫4+7带量采购,顾名思义,就是只在11个城市试点,试点成功后才在全国逐步推开,即使是目前,也并非全国所有的城市都参与进来,所以,虽然中标价格下调很大,但并非所有的地方都能享受,这有一个过程。
2、参与的品种有限。如前述,凡事都有一个过程,目前参与带量采购的品种并不是太多,一、二百个而已,这对市场上流通的成千上万的品种来说,不过是一小部分,所以,不需要购买中标价的品种,自然就没法享受药品价格下降带来的好处了。
药品线下采购后需按集采降价吗?
根据规定,药品线下采购后并不一定需要按集采降价。集中采购的目的是通过集中采购来降低药品的价格,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药品的价格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采购规模、供需关系、药品的特殊性等。因此,是否按集采降价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一般来说,药品价格应该是合理的、公平的,符合市场规律,同时也要考虑到确保药品的质量和供应的稳定性。
华北制药跌停,恒瑞医药重挫,药品集采为何对医药板块影响如此之大?
药价不是高在出厂。药厂财务报表很清楚显示,销售费用才是造成患者买的药价格高。集采不看财务报表吗?打压药品出厂价。药厂倒闭,你集采去哪采购。谁造成的销售费用,直接取消这个环节就能解决问题的事情,搞那么复杂的集采。啥意思?
现在最可恨的就是明白人装糊涂。昧着良心做坏事。还占领道德制高点。
医药集采本来是想将原研药价格拉下来,并减少仿制药利润,节省医保支出,但是没想到集采成了国内厂家为中标恶性竞争的舞台,无底线的降价只为了中标,结果是利润都保证不了,一盒药竟然不足一瓶矿泉水的费用,别说医生没信心,患者都不敢用,怎么说药品也是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商品,现在非但比不了菜市场的菜,连瓶普通的矿泉水都比不上。
当然,结果也是显而易见的,原研药没怎么降价,仿制药利润趋近于零,医保成本大为降低,医院检查费、挂号费突飞猛涨,结果是除了医保支出,医院、患者、药企三输。药企是最悲哀的,仿制药已经没有未来的情况下,烧钱的创新药又没有资金支撑,大的药企例如恒瑞已经早有布局还好一些,但是其创新药项目非常多,都是靠以前首仿药的家底,虽然已经上市的创新药已经贡献了一定的收入,但是相对于之前的投入可谓九牛一毛!更不用说华北制药这种传统的仿制药和原料药企业了,其创新能力比恒瑞还差着十万八千里,集采中标品种无利可图的情况下,看着供货就是赔钱的报表,断供也是无可奈何,但是医院实行的是首先保证集采用量才能处方其他非集采品种,你断供了,自然会有相关机构找你。
这种情况下,你说医药股还有多大未来?现在已经有苗头会限制恶意降价,改变唯最低价是取的提议,但是想改变医药股长期被看衰的状况不那么容易。
药品集采后药价大降,医院现在改变赚钱方式了吧!你们觉得呢?
1,医院依然没有改变盈利模式。
2.我不清楚大城市的药,乡镇医院得药用新农合报销后的价格,和在大药房的买药,吊水输液的药报销后价格与外边大药房持平,反而更贵!3.医院通过药品加价在通过医保报销之后才能和外边持平,或者稍微略低!目前看来医院没有摆脱以药养医的现象!